109号四库全书

如果下层无解,那就向上一层

2022-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一旦我们站到更高的维度去看当下的困难,这些困难就会变得容易了许多。就像有人总是提醒你,“看问题要跳出来、要有高度”,那么你最好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

01

如果你正在走一个很复杂的迷宫,

在迷宫里面,兜兜转转,就是找不到出口。

这时候,你肯定会想,要是有“上帝视角”就好了,

从高处往下看,一眼就能看到出口的位置,

有了这个视角,走出迷宫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我们“不识迷宫真面目”,“只因身在迷宫中”。

所以,“上帝视角”启发我们,

平面思维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上升一个维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02

顺着这个思维方式,我们不妨试试:

如果下层无解,那就向上一层。

也就是说,当下层次存在的问题,提升一个层次去思考,然后再回过来解决问题。

比如,读书打卡,不能老是找金句、抠细节,而是要先在上层构思,选定主题、搭好框架、形成段落,才能写出有思考、有深度的文章。

又比如,技术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应付层面,而是要进行升维思考,主动创新,寻找用户痛点、挖掘用户需求,才能有所突破。

经营管理更是如此,光靠个人单维度的努力勤奋是不够的,要从结构上下功夫,要寻求科学方法论的多维度探究。

一旦我们站到更高的维度去看当下的困难,这些困难就会变得容易了许多。

就像有人总是提醒你,“看问题要跳出来、要有高度”,

那么你最好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

03

我们在工作中,有时候会陷入”忙—乱—拖延—忙“的怪圈。

手上总是积了一堆紧急的事情,没有时间处理,

而且一直拖延,根本获取不到什么成果。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人反思:”我没有管理好时间。我应该规划好日程表,安排什么时间干什么事。“

其实,我认为,如果不跳出”时间“这个层次,上升到”事“这个层次来思考,

这样的时间管理方法,管理得越好越没时间,

要想打破这个死循环,必须让自己的认知升级。

第一个认知是:

明确目标,定义边界,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因为这些事做了也完全是浪费时间,于最终的成果无助。

第二个认知是:

”铁石心肠”,专注做事,在截止时间内,必须要有结果。

第三个认知是:

现在有一件事要处理,如果短时间之内就能解决,那就立刻解决,不要拖延。

你会发现,以上三点,完全开启了“另一个视角”,是另一个层次的思考。

04

在《跃迁》这本书中,提到了高效能管理的三个思考层次:

目标层: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背后的价值判断;

方法论层: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论;

资源层: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资源。

可能大部分人还停留在第一层上,或者开始觉醒,上升到第二层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但只有很少部分人能开启第三层的思维模式。

但我更希望在目标层上再加上一层--“使命层”:

如果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有其目的和意义,

而且为了找到它们,我们开启了“上帝视角“,通过升维思考,找到了背后的动机,

那无解的问题就会开始浮现答案,浮躁的做事方式也会变得从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