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2019-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离别的春天

今日翻阅《曾国藩传》对其立志成为圣人而不断改变自我的决心很是敬佩!

一个从小就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七次考试都未能考取秀才,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经过一次考试作文悬挂作为反面范文的羞辱,他自我反思并改变学习方向后,考试之路,所向披靡,秀才到举人到进士到点翰林,一路靠着勤奋与自律达到自己的目标。在他的日记中,他给自己立下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课程的标准。

(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很是具体的学习与行为规范要求,都值得借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