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的教子之道
无论古今,傅雷都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大文豪。正如虎父无犬子,在傅雷的教育之下,傅聪成为了一代钢琴大家。常年出身在外的傅聪所得到的心灵慰藉,大约有一大半都来自傅雷吧。与其说这是一对父子,不如说这是一对好友,一对师生,一对常常交流互通的学者。
傅雷是一位好父亲,他满腔爱国热血,铁血铮铮,但对出身在外的儿子,依旧是百般呵护,而在其中,却暗含着多少傅雷望子成龙的迫切。傅聪可以成为留学海外的钢琴学者,内在修养自是登峰造极,这便与傅雷的教子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
与傅聪交往的大都是音乐界的名流,对于傅聪平日里的“陋习”,傅雷可谓是一清二楚。洋人讲究礼仪自是不必说,尤其是那些音乐界知名人物,也许某一个小小的不雅举动便会将其冒犯。吃饭时双手的摆放,衣服应挂在哪里,方方面面都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即使傅雷并不在场,却似乎比在场的人更加了解这些情况。每一封书信,几乎少不了对儿子的教导,当然,安慰与交流也是时常有的,字里行间,却可以使傅聪受益匪浅,不仅体现在知识方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有的。正是有了这些不凡的气质与素养,傅聪才备受外国人的尊重与期待。
傅雷并非音乐专家,但却似乎十分热爱音乐,也许是受了儿子的影响吧!作为父亲的傅雷,可以教导儿子,但作为学者的傅雷,却处处与儿子交流,遇到自己不懂之处,也会向儿子请教。这何曾不是一位学者与另一位学者之间的切磋与交流呢?在多维度间任意转换,这便是傅雷的教子之道吧!傅雷时时刻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这何尝不是赤子之心的生动体现呢?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
傅雷是一位优秀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但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傅雷更是一位优秀的导师,一位有着高明的教子之道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