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学校家庭学生相互成全

2023-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右央

今天阅读“我们的孩子能为世界带来什么”和“教育因果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两节。在“我们的孩子能为世界带来什么”这一节万校长首先讲了个人认为优秀的学生应该具备三个品质:

一、感恩心

有感恩心的人,比较容易满足,对身边的人也比较友善。别人可能因比更愿意帮助他,因为他会感恩。当一个人具备了感恩心时,诸如妒忌、愤怒、仇恨等负面情绪就会更少出现。

二、利他心

作者认为高情商的人心里装着别人,也就是有利他心。他们心里想着国家、集体、他人,这样真正的精英,对物质的要求很低,可以睡很窄的床,吃简单的饭,但在精神方面很富足。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利他心呢?家长可以从孩子平时的言语入手培养孩子的利他心。有些孩子所谓的心直口快,想啥说啥,心理学的分析认为,那些讲话直接的人本质上都是自私的人。因为他们只顾自己舒服,就用言语伤害他人。作为家长我们要警惕孩子这种言语自私。同时反思自己言语行为。

三、建设心

拥有建设心的人,可被称为建设者。他们的存在,让家庭变得更好,让社区变得更好,当他们走出学校会称为民族崛起的中坚力量。再往高一层说,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可能会为全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不是每个父母眼中所希望!孩子的优秀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教育。万玮作为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他的办学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这“三心”。也许有的家长要说自己的孩子没有遇到这么好的学校,这么好的校长还有老师。让我们来听听要成为平和的家长所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因为经济条件好,对孩子的教育也舍得投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让孩子成为精英人才,经济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有较好的教育背景。一方面,他们是教育的受益者,教育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另一方面,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对教育有较深刻的认知,对好的教育有更迫切而理性的追求。有这样教育背景的家长,会更支持学校的教育。第三,有较宽的国际视野。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家长,呼唤精英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成为精英人才。

要想成长精英人才也有三个特征:

第一,接受过博雅教育。博雅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二,经历过艰苦的锤炼。出身于富富裕家庭的人不一定是精英人才,也有可能是纨绔子弟。精英要承担引领社会前进的重任,是民族与国家的中坚力量,需要经过千锤百炼。

第三,去功利化。

精英主要是一种气质,一种品质,一种人格的力量。例如,只考虑赚钱,不考虑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不是真正的精英。

作为一所学校有了精英理念,有了精英课程、老师、同伴。再有符合条件的精英家长,难道还怕没有精英学生吗?所以万校长认为,学校的声望首先是由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决定的,是学生成就了学校,成就了老师。教育是学校家庭学生相互成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