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点点亲子教育育儿在路上

吼叫带来的不是效果,更多的是困惑

2018-07-24  本文已影响8人  朱团辉

团结力量,铸你辉煌。

我叫朱团辉,这是陪伴你的第254天。

7月23号儿子没在郑州,还在姥姥家。“不吼不叫”听两遍解读,育儿方面有两点感触。

吼叫带来的不是效果,更多的是困惑。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更多的情况是触发了大人的敏感神经。

比如有的大人就听不得小孩子哼唧,有的家长见不得小孩子磨叽,有的家长见不得小孩子胆小,有的家长见不得小孩子成绩差。

每个发脾气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敏感的东西作支撑。当然,这个敏感的东西也会该表。比如小孩子上学时,见不得小孩子成绩不好。小孩子长大后,见不得小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

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父母是定基调的人,你怎么对待孩子,也就是告诉孩子未来遇到同样的事情时该怎么对待。

目前最普遍的一个现象,关于小孩子去上学,尤其是幼儿园。每次送都是磨磨唧唧,周一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有了周末的洗礼,愈发让小孩子不想去幼儿园。

对于孩子呢,貌似他们行动的转折点,就是父母声音到达一定分呗的时候,也就是说他们行动的触发器,不是对于时间的把控,而是看父母的反应。

一旦吼叫成为你的日常,一定要警醒一下,让自己有所改变。

一点得到:你怎么对待孩子,也就是告诉孩子未来遇到同样的事情时该怎么对待。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团结力量,铸你辉煌!

这是团辉陪伴你的第254天。

谢谢来访,感恩点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