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的年华
我也没有想过。以前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开始的。现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觉就来了。——王家卫《花样年华》
2013年四月,春,阳光和煦,一切生命以鲜妍可爱的明眸,睥睨所能看见的那一抹世界。而我,没有多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迷茫,不安,逃避。高中二年级,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一种不安全感。广播里,播放着纪念张国荣逝世十周年的特别节目,一曲曲沉郁的歌,似乎一瞬间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那根无意识了很久的神经。接着,是毫无预兆的痴迷。我开始近乎疯狂的下载所有他的歌曲,查阅着他的人生际遇和自杀报道,由此,产生的,不知是共鸣,还是那一点点可怜的慰藉。
高三那年,忽然得知最好的朋友竟然患有严重的厌食症。伤心,忧虑,责任一齐在我得知真相的瞬间涌上心头。我明白她,为她保密,时刻守护,与她寸步不离直到每天放学回家 ,正如她对我信任才告诉我这一切,而这些除了她家人以外,任何人都一无所知。当时的付出,其实并不是因为我多么无私和高尚,只是在所有的责任都肩负在一人身上时,一种被激发的巨大力量。随着课业负担的加剧,我愈发痛苦,这不仅来源于对我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凉,更来源于对她的倾尽全力而又无能为力。那一刻的我,就像失去了所有感觉,冷漠,不堪一击却又无比坚强。
那一年,仿佛失去了所有记忆。直到——“你也喜欢Leslie?”因为这句话,那颗久久以来拒绝与外界交流的心慢慢打开了,正如他说,从这分钟,我们成为朋友,你无法改变,因为它已经过去了。我们就这样,由一分钟的朋友,变成了两分钟的朋友,后来,我们甚至一起去看了电影,不得不说,那是我这么长时间以来,最快乐的时刻。
后来, 断了联系,我忽然发现,一次短暂的谈话或许真的不算什么,即使,这已经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高考后的夏天,得知他去了成都,唯有祝福,将以往的记忆统统抹去。再见,会不会成为永远不见?我分不清是释然还是怅然若失。
2014年12月,冬,格外漫长和凛冽。我们终于跨越了那一步,走在一起。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想。即使我从那一刻就背负了对他曾经女友的负罪感。我仰望着他的思想,赞赏他广泛的兴趣爱好。我开始有强烈的欲望去了解他所了解的所有事物,不论是电影、宗教、历史还是足球。那段时间,仿佛又忘记了自己。
一切都是慢慢演变而来的。
2015年三月,初春,微寒。他说他把心留在了这片土地,这座城市,因为我在这里等他。在坐上火车驶向异乡的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哭。他说入蜀的路途很美,油菜花开的正好,此时的南国已经有了入夏的念头,我盯着屏幕上信息,想象着那无边无际的金黄,想象着列车飞驰以至于看不清。
花样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