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92
第四层,认知,也是观点,指的是制造感受背后的脚本,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系统。
第五层,期待,就是一种具体的需求。
第六层,渴望,这是一种深层的共性需求和期待,比如,需要被爱、被接纳、理解、安全、赞美、肯定、尊重、重视等等。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所追求的共同的心理营养。这一部分,主要来自小时候父母的给予。
第七层,自我,也是本性,指的是一种生命的真实状态。我们在情感上完全活在当下,能够完整地兼顾自己、他人和环境,能让生命力根据自然状态不断成长、内心充满了喜乐和意义感。同时,能够很顺畅地和任何人链接。
以我在玛瑞亚公开课上的体验为例,我们来看如何用内在冰山来做自我分析——
当我被挑选来扮演完美时,我的外在行为是:全情投入、积极配合个案主角的需要;我的应对方式是把扮演过程中的个人想法先按在心底,等到扮演结束,再将自己的觉察和收获分享给了现场所有的人,让大家都从中得到了启发。在台上的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完美主义。而我对自己感受的感受是:欣喜,因为它带来了觉察和顿悟。我会有这样的觉察和顿悟,是因为我内在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的人都是一体的,所有的偶然都包含着意义,每一个被挑选来扮演角色的人,一定也和这个角色有着内在的关联。我自己的完美主义,正是我被挑选来扮演这个角色的原因。而我的期待是顺其自然,学会接纳个案自己的不完美的选择。那个时候,我的内在渴望是获得有关生命的更加深刻的智慧。而那一次公开课的体验,让我清晰地看见内心最深处的自己,也是我的本性,渴望着不断修习智慧与慈悲,达到佛法所讲的:究竟圆满。
大家听我抽丝剥茧地讲完、当年我在公开课上那一段体验的内在冰山,相信大家已经形象地领略到了个人内在冰山的魅力。如果你有机会像我一样、碰触到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最深处,你会发现,那里其实只有一个声音和需求,那就是:爱、与被爱。
在做家庭辅导和企业培训时,我常常会鼓励大家画出自己和他人的冰山图,帮助他们看见,表面的行为和冲突背后,真正的差异在哪里、又在哪里可以恢复彼此中断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