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专栏

全马330的意义

2022-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Taylor09

对于第三次马拉松成绩340,个人觉得有点遗憾,因为准备了很多、付出了很多,关于跑量、配速、LSD和跑步时的补给,都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但也是非常满意的了,毕竟刷新了个人PB,比去年全马成绩快了20分钟。

很多跑者眼中,3小时30分是一道很难越过的坎。我们熟悉的作家级跑者村上春树,从33岁开始系统的跑步,也是到42岁跑出了最佳成绩3小时27分。

这个成绩是很不错了,至少说明了他是一个资深的跑者了。从配速上讲,跑进330,必须将每公里的用时控制在五分钟内,而通常在35公里左右,许多跑者的配速会不自觉的慢下来,除非你是职业远动员,身体已经有了足够耐受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前面的30公里跑程,讲配速提升到4分30秒以内,这样才能保证平均配速维系在5分以内。

配速4分30秒,是个什么概念呢?通常平时跑十公里的跑者最有体会了。按这样的配速,十公里用时是45分钟。业余跑者作家冯唐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过十公里50分钟的速度快过自行车,像个傻逼。跑者在前半段的路程中将以一种快于一般自行车的速度奔跑,而不自乱节奏,必须得有非常强的身体素质。

所以,跑进330的跑者,在悦跑圈会给予一个称号——超凡跑者,这是业余跑者中最高的荣誉称号,也是很多业余跑者想要达成的跑步目标。

不过,近几年全国跑者的成绩普遍提高,慢慢的这个目标相比早些年也没有了那么巨大的魅力 。要知道2012年那会只要能跑进4小时,都可以算是国家三级运动员,而现在的成绩改为3小时2分钟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