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

观《哪咤之魔童转世》

2019-08-10  本文已影响2人  若水繁星

      有笑有泪,笑中真情,泪中反思。

      魔顾名思义非正义的一方。于是乎魔珠也被下着恶的定义。至于灵珠则是善类。可故事偏偏反着来。魔珠被投胎到一户好人家,灵珠呢则是被放在反派的一方。我当时就想着一句俗话:跟好人学好人。灵珠会不会被变成一个坏蛋吧。结果反倒是哪吒特别调皮捣蛋。但是他本性不坏,“人之初,性本善”嘛。可是为什么他会那么的叛逆呢,电影中也体现的很清楚。人们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舆论导向的结果,而且本来哪咤就很叛逆,其实就算他不做那些叛逆的事,人们一样看待他,索性就按他们所想的那样来呗。其实这很像叛逆期的小孩,大人们越不希望他干什么他越要去干。把父母气的肺都要炸了。但是哪咤的父母知道他受的委屈,知道他想得到人们的认可,可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人们就已经认定了哪咤的性质。哪咤渴望和小朋友一起玩,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可是呢,他一样都没有得到,被误解,被质疑,一个小孩子怎么能承受这么多。好不容易有个朋友吧,可是一开始他的身世就注定他们不可能成为朋友。可是,找到一个心心相惜的伙伴又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何况他们有经历过同样的眼光。一个仪表堂堂却是反派,一个吊儿郎当却是正义的一方。由此想到现在多少人外表多么的光鲜,可实际却与看到的不符。不过最后他们还是冰释前嫌,手拉着手一起去承受着天雷。

      除了友情,里面打动我的还有亲情。母亲生下哪咤就算他是魔珠也没有放弃他,冒着危险去陪哪咤踢毽子,在他百般闹腾之后依然宠着他,这也是现在很多母亲的真实写照。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这句千古名言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知道他身世的时候尽管不怎么看好哪咤,可是李把让哪咤囚禁起来也是为了让哪咤不出去捣乱之外更在乎的是他的名声,他一直就希望百姓能够接纳哪咤,让哪咤拜师学艺也是为了让他在图里面过得逍遥快活,不用看人脸色。骗他是灵珠也是为了他不要有心里压力,毕竟谁都不愿当恶人,何况是天真烂漫小孩子呢。不过最后善意的谎言被揭穿了,哪咤以为父亲骗了自己,变得很难控制自己,做出了一些伤害父母的事。看到这就想到就算是善意的谎言也有被揭穿的那一刻,所以诚信是很重要的。就算是善意的,可别人未必理解自己。后来哪咤知道父亲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父亲甚至那自己的命去换他的命。看到这心里隐隐作痛,谁家的父亲不是一样的呢,外表看着那么严肃,对自己那么严苛,谁知他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爱。这也造成很多孩子对父亲有一些误解。也包括我自己,长大后其实道理谁都懂。可是不懂人情世故的时候去伤害他们,懂事的时候似乎把伤害他们成了习惯。有时候父亲不理解我说的什么,我明明知道不应该不耐烦对他吼,可就是情绪一上来就控制不住了。可是他们把我们的脾气当成理所应当,也不会放在心上。出来工作以后我才明白真正会包容你的只有父母,他们的爱才是无私的,纯粹不带有一点杂质的。趁年轻我们应该多理解他们,就算他们有错,那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只是方式不对罢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确实是这样。命并非天注定,谁说魔就一定坏,坏的是那些以为做这正义的确是处处伤害无辜的人。有时候无知的人做着无知的事伤害着无辜的人。钱塘江的百姓不就是这样,看似一个个很正义的行为都是促成哪咤那么玩世不恭的性子导火线。舆论压力往往也是心理放线崩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拿现在网络上的喷子来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给别人下一些定义。一传十,十传百假的都传成真的。可事情真相呢,谁愿意去管,人多力量大的负面也就体现出来了。

  细细回味,回味无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