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讲书《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因为没时间,我才能做到
我和我的孩子们读书几乎成了“流水线式”的。
从今年开始,看到自己喜欢的书我就买了。我读了之后, 觉得有所触动的,便推荐给孩子们读。
同时早上跑步时也讲给孩子们听,她们听了觉得有感动,自己自然就会去读了。
这个欢儿真是不错,几乎我看一本,她看一本。宁儿因为小时候没有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似乎无所触动。
但我相信每天早上跑步时同她们讲下去,总会引发她们的兴趣:
“今天早上我读完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最主要讲的是如何培养财商。
富爸爸和穷爸爸的区别最主要是在于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
富爸爸终其一生建立的富人思维让自己在离开这个世界时让孩子们享受到它的成果;而穷爸爸一直以来保持的不敢冒险的穷人思维,让他自己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孩子们一无所得。
富爸爸说越早让孩子有金钱观念越好,让孩子早早做上金钱的主人。
这本书的主旨其实讲的还是我们活着、工作不能仅仅单单只为挣钱,还要对生命有更深度的思考。
我们要思考让钱为我们工作,因为钱在为我们工作的时候,可以每天连续工作24小时,而我们人是要休息的,这也是所谓的睡后收入。富人都是让钱生钱,要知道复利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不是看一个人赚了多少钱,而是能留下多少钱。
今天早上还看了一本日本吉田秘波的《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吉田医生是一个四个孩子的妈妈,她申请到哈佛留学的时候,是带着三个孩子和怀着一个孩子过去的。又要做家务,又要照顾三个小孩,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还要去忙留学的学业,吉田医生去之前也想,哪有那么多时间?
但到哈佛留学是她心里有强烈愿望的事情,如果放弃是心有不甘的。吉田医生决定同时一起来。
同时一起来就要全盘安排同时一起来的一整天的时间分割。
吉田医生每天晚上九点睡,三点就起床,三点到六点用三个小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他的时间是属于孩子、导师甚至丈夫的,基本上都不属于自己的。但正是用这三个小时吉田医生做成了她想做的事情。
吉田医生得出一个非常好的结论:‘因为没时间,我才能做到;如果时间都属于自己的,也许还没那么自律,也许会一件事情也做不成。’
看了《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们自己有强烈愿望的事情,也可以尝试安排同时一起来。
以前我自己就是这样,比如说一天下来有六件事有强烈愿望去做,但是一想到我哪有那么多时间,便可能会丢下一件不去做。结果还有五件事的时候,还是会想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又会丢下一件不去做。到最后一天下来,可能只做成一件事,甚至可能一件事也做不成。所以我非常认同吉田医生讲的那个观点:‘正因为没时间,我才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