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乐队:摇滚不死,只是高飞
![](https://img.haomeiwen.com/i4796502/4952b901e79e4dbc.jpg)
大鹏的这部电影很精彩。
如果说之前的《煎饼侠》完全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用一个儿时的英雄梦来还原现实世界里的逆袭故事的话,那么在《缝纫机乐队》里,这个曾经在大银幕上人气一时的超级英雄,则是在整只乐队惊艳的协作之下完全退居幕后,只在最后一曲时飞奔上台回味了一把自己早已消逝的摇滚梦想。
突出团队协作,把自己作为故事的串联者,大鹏的周星驰造型把他推向了熟悉的人设定位的另一面,但与此同时,其作品鲜明的个性特色并没有丢失。比如俯拾即是且雅俗共赏的台词笑点,配合着不经意间掠过镜头的巨星的友情出演,这一份热闹的噱头所烘托的也并非无厘头式毫无逻辑且丑态百出的俗套幽默,而是一个节奏紧凑且剧情完整的励志故事。即便把电影的组合成分一一拆开,会发现其实所谓零件并不如其整体那样光彩有趣,但精明的制作人自然有方法把这些简单的零件相互捏合制作,投影成一片飘红的票房。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摇滚城,和影片开头的那位胖嘟嘟的小男孩一样,年少时所受到的一次强烈的精神洗礼会牢牢扎根于脑海,转而成长为一片枝繁叶茂的心之故乡。人的一生有两次出生,一次是来到这一片只属于自己的小小的精神世界并且沉浸其中近乎忘我,另一次则是从这样一座坚硬的蛋壳中破土而出,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在家庭中得到的无比优越的存在感演化为社会生活里从旁观和冷眼里慢慢坚硬的社会人格独立,或许是每个人所要去完成的更进一步的成长。而片中所提到的梦想,正是从生命源头上所钻取的一点熹微之火,有人用他照亮未来的路途,有人在中途弃之而去,有人则把他刻进皮肤,随着生命的循环一起生老病死,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和摇滚一样,梦想大多数都因为过于理想化而不易实现,在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里,这位画家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才成就了色彩与光影的巨大成就。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幸运,人们在世俗的喧嚣里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和电影中那个电闪雷鸣的雨夜一样,曾经一再坚持的梦想会被现实的推土机铲平推倒,最终成为角落里无人问津的废墟。而在这之后,在这片崩坏了的天地之间又会被自作成熟的人们轻蔑的调侃为无聊幼稚。其实这些调侃多少也是出自于那些有梦想却没能实现的人们的口中的吧。
梦想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逝去之后的单纯的纪念和拥有之时毫无保留的讴歌其实都没有太大的意义。梦想要有,但不能以此为筹码而放弃真实的生活。无论如何,生活会给热爱他的人以应有的回报,虽然不一定像影片所描写的那么惊心动魄,但一定会以某种悄然而至的方式回赠给你热爱和坚持的成果。
文/希童
1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