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看法

不可为之事,关于价值的逻辑构造

2022-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Obj_Arr

对于不可为之事,做不到而又必须去做,该如何呢?这个问题本来就是内含矛盾的,既然认定了做不到,那为何又去做呢?可能的原因是,不是自己愿意去做的,是被环境或者别人强迫着去做的,但是,这种解释不过是将原问题转化为了另一个问题,相比于违逆环境或者他人,就可以违背自己的想法吗?依然是二者选一。所以,这个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最终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中,不愿意做,那就不做。

对于实际情况,当涉及群体时,做出这种选择需要往往背负着很大的代价和压力,对于那种必须隐瞒的事情,是选择让人们承受直面真相所带来的冲击,还是选择暂时隐藏真相,以待后来揭秘,给人们设置一个情绪缓冲。这就是经典的道德困境。面对这种困局,人们采取的应对方式是拆分法,将整体的不道德意图拆分为数个中性环节分别执行,那么这些局部环节的执行者就不会承受这种道德压力,而只有有限的几个最高决策者需要面对这种压力,但这不过是限制了被困扰的人数,并没有解决问题。

这些困境,对于普通人而言似乎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可否有一个合理的答案?

自然有,这种两难困境来源于对两种重要事物的权衡,由于无论哪一方人们都不愿放下来,所以,从这两者中只选其一无疑是最严苛的拷问。不过,既然存在两种重要的东西,那么哪一个都不选不就行了,生命与财富,忠与孝,这些看似是同等重要的东西,本质上并不重要,是人们认为其重要才变得重要。这就反映了社会价值内部隐含的冲突,差不多所有的道德困境都是来源于这样的潜在价值冲突,人们定义了很多高尚品质,但是这些品质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不可兼得。

从逻辑上看,这种冲突来源于逻辑上的不自洽,对同一个命题存在两种不同的推理方式,经由这两种方式获得的答案是截然相反的。也就是所谓的推理结果对路径的依赖,这种路径依赖导致了人们意见的分化,因为人们往往单纯的认为不同的推理路径是等价的,从不同路径推出的结论同等有效,但这与事实不同,于是导致了悖论。想要在原有逻辑框架下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各种假设内含矛盾,那么就超越这个框架,通过一种等价构造将所有的包含矛盾的命题与空命题等价起来,也就是无意义,这样就可以消除所有的已知矛盾了。这种新框架也会因为这种等价构造而变得与原有的框架非常不同。

两者都重要,产生了矛盾,那么两者就都不重要,推广到有限情形,也就是不存在所谓的重要性,所有的重要性只是一种人为添加的概念,是在基本框架上构造出来的特殊结构,不具有普遍性,发生矛盾时就可以通过去除这种结构而获得普遍的无冲突的解答,这就是相容性问题。

不过,虽然目前所使用的社会价值观充斥着各种矛盾,但是由于大多数人们还在使用着,所以与人们日常交流之时不能简单的选择将其抛弃,只使用自己的那套普遍价值观,而必须做一些嵌入的操作,将这种社会价值的合理部分搭建在普遍价值上,如无矛盾,就可以用来理解和回应别人的看法,而当发生矛盾时,果断抛弃,回归普遍价值,不至于陷入逻辑悖论中,徒劳分析而无益处。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结论就是所谓的洞见,之所以称为洞见,就是说他与普通的看法具有本质不同,是基础框架的差异,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理解的。

通过世界一体论,所有的东西都是完全自洽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化解掉。虽然人们称这个东西不科学,不可验证或者证否,但是这套描述在逻辑上无可挑剔,没有矛盾,出于实用,将这个模型作为一个最简单的自洽模型,也是很有用的,可以省去很多无意义的辨析和争论,毕竟对于本身就是悖论的描述,再怎么研究,不离开旧有的框架就是没办法解决。

那么在这种普遍价值下,再面对所谓的两难困境,就不再是困境了,选择哪一种都无所谓。而对于使用社会价值的人来说,很容易就陷入了思维短路中,一会从这个角度推理,发现这个选择好,一会从另一个角度推理,发现另一个更好,本想着考虑越全面,答案越正确,结果却逐渐陷入了悖论中,找不到正确答案,犹豫不决,焦虑不安,自寻烦恼。回想起来,这样的时刻在生活中也非常多,选择学校,工作,任务,书籍时,都会面临这种困境。倘能把这个困境看清楚,就可以省去很大一团烦恼了。这就是为什么举棋不定时,不如选一个开始做,只想不做就变成了拖延和内耗。本质上很多事情就不存在好坏之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