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嫉妒心”变成“上进心”
我是樊登读书会贺梧分会会长家美,我在努力帮助3亿国人养成阅读习惯。今天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48篇(2018年6月3日)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职场建议方面的短文。
〈 樊登书店贺州一店正在筹建中,敬请朋友们关注和支持!〉

职场上,人们有时会因为别人有优异的表现而产生嫉妒心,这种非理性的嫉妒心不仅会影响团队的效率,也对个人的成长不利。那怎么才能把这种“嫉妒心”转化成“平常心”或者“上进心”呢?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哈佛商学院的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把职场上的嫉妒分为两种:“恶意的”和“良性的”。恶意的嫉妒很糟糕,比如有人被提拔了,某个同事的反应是盲目的愤怒,这就会影响团队的士气;但良性的嫉妒对个人和团队来说都是有利的,比如,有人被提拔之后,其他同事不仅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并且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那怎么把第一种嫉妒转化为第二种呢?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办法是让成功的人进行适当的自嘲,这样就不会显得他很自大。具体来说,就是要公开谈论自己的失败。当一个人这么做的时候,其他人的嫉妒心就会转变为一种类似于上进的心理。当我们相信,自己身边这个人的成就是靠不懈的努力才实现的,我们就倾向于相信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会让每个人都更努力地工作。
但是一项针对大约150人的调查表明,人们更愿意谈论成功,而不是失败。大多数人都会隐瞒自己的失败,尤其是当失败发生在过去的时候,人们隐瞒的几率更高。而人们对成功的态度恰好相反,人们更愿意谈论自己的成功,尤其是过往的成功。虽然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但心理学家建议我们再考虑一下:相比恶意嫉妒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谈论一两次无关紧要的过往失败,风险其实是很低的。当我们在介绍成功的时候,同时聊一下自己的失败,就可以缓解恶意嫉妒。更何况,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失败能公开,哪些不能。
那怎么做到自嘲却又不显得高人一等或者虚情假意呢?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艾莉森•伍德•布鲁克斯(Alison Wood Brooks)建议,当同事祝贺你的时候,你可以表示自己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然后谈谈成功路上的一件负面小事,比如早期要求升职被拒,或者上司曾经严厉责备过你。
〈 樊登书店贺州一店正在筹建中,敬请朋友们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