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谈散文

临近毕业,你需要培优吗?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7人  小荷清香
临近毕业,你需要培优吗?

光阴像流水,小翔已从从咿呀学语的人生之初,成长为懵懂少年。犹如叮咚山泉汇成了溪流,向着大江大河奔流。活泼俏皮的小翔,开始追求宁静深沉。小翔爸爸阿军望着熟睡的孩子,心中充满喜悦,隐隐又有一丝犹疑。

今年小翔六年级,用学校的话说是毕业班。这个学期开始,班主任老师找阿军谈过几次话,阿军心里始终七上八下。

班主任反复建议小翔去校外培训机构学习,倒不是因为成绩差习惯不好,而是因为孩子成绩突出,必须深化语数英的学习。

孩子如果成绩差去补课,那情有可原,成绩优秀的孩子还需要去补,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阿军想不通,他把内心的疑惑跟老师谈。

老师说,你先去了解各大名校自主招生的条件,看看他们往年招生时的试卷,考点非常难,都是超纲学习的知识点。小翔这么优秀,如果不去培优,当机遇降临时,能否把握住呢?

这一问可打到了阿军的痛点。阿军老家在湖南,自己读大学考研毕业后辗转来到鹏城,如今是上有老下有小,撑不坏,也饿不死的可怜的中产一族。

小翔是真正的深二代,没有任何的根基和庇佑,想要读个优质学校,除了自身努力,阿军无能为力。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科成绩都稳定突出,阿军从来没有为孩子读书操过心,小翔一直处于放养状态。六年级了,小翔还是天天看课外书、打篮球、玩耍……无忧无虑。

而前一两年,班上几个学习突出的孩子,已经陆续进入了校外培优班学习。每逢周末,微圈里看见他们的爸妈晒校外学习,阿军一笑而过。

校外培训机构那么远,来去三四个小时,阿军不想折腾孩子。他认为快乐读书,深入阅读,这才是小学学习的根本。

自从班主任找他聊过后,阿军私信过那几个同学的父母,看过他们在校外的培训内容,确实都是超纲学习。初高中的数学,原版英语小说的学习,有深度有难度,如果让小翔做,有许多不会的知识。

随着对自主招生政策和校外培优学习了解的深入,阿军淡定的内心开始摇摆。小翔因为没有参加过任何有名的培训机构学习,名校要求的杯赛成绩是零,仅这一项竞争力大打折扣。

孩子是有实力有潜力的孩子,可是现在已是六上,时间流逝,从往年考试的内容来看,小翔已经没有任何优势。

社会是多么的撕扯,人格是多么的分裂!一开始各路教育专家要你快乐学习,不要无谓的培优。临毕业择校时,阿军才发现自己掉坑里了,爬出来不易,迎头赶上更难!

教育专家说过,人生不需要太多考试,抓住关键的几个考点就可以。可是名校的孩子占据了教育上的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在关键的考点,名校孩子的资本最深厚,他们的中高考成绩碾压所有人,最大的赢家还是他们。

细思极恐,阿军茅塞顿开,无论如何小翔必须行动起来!不管是否能进名校,若是进入普通学校,也要为考入好的班级努力,至少要为避免跟不上学习进度做准备。

阿军是个行动派,立即下载某某思的app,进行数学英语的诊断,测试小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测试结果表明小翔的水平马马虎虎,可以报中上游的班级学习。

由于报班太晚,优质老师的课程已经被人捷足先登,阿军赶紧关注了被众多人关注的老师,时不时看看有没学位信息,焦心等待了一周,总算收到一条学位空出的消息,立即下单买课。

抢课成功,阿军还是不放心。别人的牛蛙大都二三年级进入某某思培优,小翔缺席这么多年,突然空降到六年级的学习班,可能会跟不上,可能会极度不适。

要说培优,这也是自己研究生时代的小饭碗。想当初,为了减轻大哥供读的负担,阿军每学期都做高中生的理科家教,两个小时100元,够自己一周的生活费呢。

那时候阿军在广州,每次转几趟公交去学生家里,阿军记得很清楚,那个文静的男孩,也是一枚学霸。经过自己的用心指导,学霸的成绩更是突飞猛进,最后考入了心仪已久的大学,请阿军搓了顿大餐,孩子真诚的说:感谢老师,帮助我圆梦!

阿军突然心弦拨动,只要高考政策不变,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梦想就永远会是这么直接-用成绩来证明孩子的优秀,考入名牌学校!

培优,国家已经开始限制,这是对跟风现象的反思,是广大群众的福音。对于想促进成绩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细心分辨孩子是否学有余力,应该培优吗?应该进行什么程度的培优?

豁然开朗的阿军,拿起网购的培优书本,连夜对孩子进行指导。逝去的时光不可追,亡羊补牢犹未晚!

曾经担心过早的培优,扼杀孩子的兴趣,放养数年,如今小翔学起来津津有味。也许他真是那个学校知识吃不饱的孩子,应该给他循序渐进的加餐加料。

某某思的培优也开始了,阿军没有空闲每次接送。带着电话手表,小翔最先跟着同班同学一起搭公交转地铁。由于数学英语听课地点不一,各个培优生们东奔西跑,在各种小饭馆吃饭,一年下来,曾经不爱坐车不爱出门的小翔,把深圳游了个遍。

小翔再也不是那个稚气满脸的孩子,他会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自觉加强薄弱环节。他更稳重成熟,会认真的跟阿军探讨社会问题,经常语出惊人,思维模式开阔。

阿军问小翔怎么会有这么多好的变化?小翔说,培优机构特别多学霸,不努力不行;老师也特别会鼓励人,激励我们积极向上。

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就是学霸,心里有点懒散,慢慢就有温水煮青蛙的感觉。但是现在看来我只是本校的学霸,我要努力成为培优班的学霸!

人的潜能无限,当一个集体很优秀的时候,我动力信心大增,发现自己能做得比之前更好。爸爸,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你相信我,我不做井底之蛙,学生时代专注学业,我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阿军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只要孩子积极向上的成长,这个培优就是适合他的。人的一生很长,成绩需要培优,智慧需要培优,孩子进培优班就好比成人进MBA,只要是让人眼界更开阔的学习就是对的。

小的时候,阿军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来自于苦难的生活的锤炼,一边劳动一边挤时间苦读,心中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到小翔这一代,物质生活充裕,苦难已经远离,各类补习培优机构遍地开花,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也许有一半来自同伴学霸间的示范带头作用,还有经常外出奔波,对生活的感触。

对于是否需要培优,阿军不再纠结。潮流滚滚,每一代人成长的方式不同,无论怎样,一直在进步,就是对的!

你看江河总是在奔涌,汇入宽阔深沉的大海,多么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