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18-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2月7日小号

        一封信摆在刘警官的办公桌上。

        一年前一起交通事故,让社会各界引起关注,一个老人被撞了,本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但围绕那个女孩是撞人者,还是好心人?开始讨论,由于当时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证人。一时事情很难定论。一方老人明指是大学生芳华撞了她,另一方芳华委屈地向大家哭诉,自己只是好心搀扶老人,没想到被冤枉。但芳华的内心是痛苦的,她明知是自己骑车不小心撞了老人,但怕巨额医药费,她否认了这一切,还搬出自己是某名牌高校的大学生,高考时是全省状元,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而芳华的父母和同学们最为了解她。芳华是一个高分失德的人,21岁的她,从未为家做过一点家务,还经常磕打父母,父母稍微做出不顺芳华心的事,她就以影响学习心情为由,指责父母,说父母影响了她的前途,影响了一个国家栋梁的诞生。其实父母为她的学习操碎了心,芳华的父母均为下岗工人,平时靠摆地摊为生,有时不小心还会被城管没收货品,经常让人从城东赶到城北,从城西赶到城南。他们也想有个固定地方,但没有那么多钱租摊位。老两口就盼着芳华有出息,不再过苦日子,所以把辛苦攒的钱,请家教,上补习班培训班,都是为芳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而芳华在校园,不爱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经常独来独往。她认为参加社会活动干什么?现在的社会只认高分,其余的都是其次的,骂那些耽误学习时间去献爱心的人为傻子。

        芳华父母和同学,面对这起交通事故均没有发声。父母是为了护孩子,而同学是为了维护学校声誉。

          一个月过去了,被媒体众人包围的老人,找来交警,她在病床上,含泪对警方说:“我说谎了,小姑娘是好心扶我,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对不起!”此话一出争论声停了,指责声又起。尤其是家人不理解,身为军烈属的她,怎么会做出这种事,面对人们的指责,老人只是默默流泪,一句话也不说。老人的老伴是个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了,老人一辈子都在教导孩子们,从严自己,从善他人。在人们眼里热心肠的刘大妈,现在却成了让人戳脊梁骨的人。

        当芳华知道这一消息时,疑惑、震惊。为什么会这样?老人糊涂了吗?不记得是她撞的吗?真糊涂了吗?没等她想明白,表扬赞美声随即而来。大家都没想到平时自私的芳华,能有如此举动,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没人敢扶摔倒的老人,芳华却奋不顾身地给予帮助。大家很佩服她。芳华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她喜欢这种感觉,她希望这种感觉能长久,从此她不再钻在书本里了。她捐书捐物支援贫困地区的孩子,还下乡支教。参加地震抢险,参加动物保护组织,积极呼吁保护环境。她成了大家学习的典范,多次上节目做宣传。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一年了。一日,她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是老人向纪念馆捐出的丈夫的遗物,其中一封家书,深深触动着芳华的心。芳华哭了,她明白了,她明白了一年前老人为什么要那么做。不是老人糊涂了。她不再犹豫了,当下给曾经侦办此案的刘警官写了一封信,说明了当时的情况。不久后,刘警官回信了,说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老人不久前去世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