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自我与身心合一

2021-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方所

我学习心理学专栏,如果换算成一天一篇文章的话(不算相关书籍),到现在已经学习了半年了,大致已经形成了对心理学的初步认识,也发现想要成为一个“身心合一”的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样的人有“真自我”,活在感觉里,注意,是自己的感觉,而不是他人的感觉,不纠结,不内耗。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那些艺术家、一流的演员或者是歌手,也不用与他们相处,哪怕就在视频里看到他们,你发现他们与我们身边的人有哪些不一样?

似乎他们的言谈举止,更为自然,也比一般的人更加“身心合一”一些,因为职业的要求,他们的作品与情感,需要与自己的灵魂保持亲密,身体与灵魂更加契合,在舞台上,他们是灵动的、温暖的,不自觉地吸引着我们。

什么是真自我呢?

武志红老师给出的答案是:

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与他的自我是在一起的,他的身体忠于自己的自我;假自我的人,他的身体与别人的自我在一起,更容易受到别人控制。结果他的身体和他的自我分离,而在寻求与他人的自我结合,这就是身心分离。

有真自我的人,是活在感觉层面的,而假自我的人,则喜欢躲在头脑的想法中。

我特别喜欢老师举的孙博的例子,我前前后后看了好多遍。

孙博是PALA订制旅行机构的创始人,对,是真人,朋友向武志红老师介绍她时,说孙博是他认识的心理最健康的人。

武志红老师则在文章中描述说:

当时孙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眼神梦幻的美女,非常单纯,一直拿着一个佳能相机,见人就拍照。给我拍了一张非常有感觉的照片,我很喜欢,这对我来说太难得了。

第二次见她,是我们几个人找了一个地方喝酒聊天,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是一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比如她的一个说法就让我很震撼。她说对于一个北京人来说,地球上最远的地方是南极点,可是你坐50个小时的飞机,再徒步一小时,就能到达,那么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是你觉得去不了的呢?

聊天的过程中,孙博展现了她读心术一般的能力,猜对了老师的一些事,有些事老师压根就没打算对人说,然后老师问她怎么判断的,结果她说,她不是判断,只是感觉。

后来武志红老师称她是一位传奇人物,因为她一直按照本心活着,既有现实层面的成功,又单纯至极,这样“成为自己”的人还会有着读心术般的能力。

想知道这样的孙博是怎么养成的,那当然要追溯到童年。那孙博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呢?

有意思的是,她是被宠着长大的,更具体一点来说,她是被“抱持”着长大的。

“抱持”和“宠爱”,看上去特别相似,都是家里人围着孩子转,但是“宠爱”是孩子的自我围绕养育者的感觉转,最终培养出来的是孩子的假自我,而“抱持”,是孩子一开始就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转,培养出来的就是真自我。

孙博的奶奶曾经为了让孙博能够在幼儿园好好午休,自己主动去当校医,后来又觉得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不对,自己开了一家幼儿园。

升初中的时候,她的成绩可以上当时最好的初中,但她选择了排名略次一点的学校,原因是这个学校的校服好看,更有趣的是,父亲居然同意了她的决定。

孙博的人生,是少有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说,她的人生就是这么“任性”地走过来的,按照我们的看法,这样的孩子一定会被惯坏,但她的身上,完全看不到被惯坏的影子,相反,她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

武志红老师是这样说的:

如果一个孩子被真正宠大,被鼓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在这样的养育下,她不仅有真自我,而且身心合一,所以才会有像读心术一般的能力。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精神胚胎”,并且他们总是想要按自己的方式来长大,而我们大人以为帮助孩子做决定,其实是干预了他的成长。

我觉得做父母的,当好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让奔跑的孩子掉进悬崖,就已经称得上是合格的父母了。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讲养育孩子的,再回到“身心合一”的概念。我觉得这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态,是非常奇妙的,这是一种由心发出的感觉,等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把这个状态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就能够做到“身心合一”了,这也是我想要追求的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