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用天性“操控”着你,你该怎么做
前言:
渴了会哭,饿了会哭,不舒服了会哭······哭是幼童最初的表达,后来却演化成了操纵成人的拿手工具。——知于行
01
一位妈妈很苦恼,孩子越来越爱哭,有什么想要的用手指指,第一时间得不到就是大哭,然后就是发怒,开始躺地上打滚。
逛街的时候最难心,看到一个“喜欢”的玩具,就用手指着,看她不理会,就开始发大招,哭声响起接着就准备躺地,拉着他不让躺就是拼命挣扎。
她说不能继续妥协,家里买了多少类似的玩具,看到什么都要,只会惯坏孩子。此时,奶奶发话了:不就一个玩具,又不是买不起,你看这多难堪,你不买我来买。
妈妈担忧的不是浪费钱,而是孩子在家里被保护过度,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弱。能哭闹就不多说话,自然语言发育比较迟缓,抗挫折能力差到极点,也不会和其他小伙伴共享与合作······这样的状态,将来怎么能适应学校生活。
她的内心很焦虑却无计可施,这样的场景一再出现,讲道理讲不通,孩子知道只要一哭二闹三打滚就能如愿以偿。如何和家人观念达成一致,把孩子的坏习惯引导过来,那就要从源头上找对策。
02
渴了会哭,饿了会哭,不舒服了会哭······哭是幼童最初的表达,后来却演化成了操纵成人的拿手工具。
行为学家认为:任何持续发生的行为都由强化所致。他们主张,任何行为——即使是非理性的或古怪的行为——都能借助于发现它们的强化或报应是什么而得到理解。
我们不难发现形成孩子这样行为的强化物——妥协让他这种行为如愿以偿。这种行为在奶奶的包庇下,妈妈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下——爱而宠,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强化。这就很好解释,当一个妈妈否认对孩子溺爱,但是一个蛮横懒惰的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家人为他包办很多还有包庇妥协。
孩子一旦熟知这样的规律,必然会使用的轻车熟路,通过哭闹达到目的,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进入学校,所有的弊端都将暴露无遗。
我们既然找到了强化物,可以通过尝试撤销强化物杜绝该行为,心平气和的和该家人沟通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将来该如何去做上达成共识,当然要在充分了解该家人的情况下,制定最佳的沟通方案。
往往一种行为的强化物不止一种,当孩子出现古怪行为。你对他发脾气,是否会强化了他的哭闹?如果是的话,那就继续撤掉该强化物。只要发现强化物,你就立即撤销。
撤销强化物就是消退哭闹操纵大人的行为训练,接下来孩子的哭闹行为,继续无人理睬他,逐渐反应频率会降低。在一旁安静的陪着他,千万不要“凶神恶煞”,让他慢慢认识到这样不再有效果,直等到他能安静下来耐心表达,去给他拥抱,并提出希望他好好说话。哭闹的行为非一日养成,消退也需要时间,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训练他要如何表达,有什么需求要好好沟通才可能如愿。
典型的阳性强化和消退训练相结合:好好说话会获得拥抱和赞赏甚至如愿以偿,哭闹就不被理睬。
你学到阳性强化和消退训练的方法了吗?尝试着分析孩子厌学和玩手机上瘾内部的原因,只有知道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熊孩子用天性“操纵”着成人,牵扯着我们的情绪,时常陷入令人绝望的焦虑,育儿的水深火海,只有科学的训练,甜蜜才能多一点。
要点回顾: 一、找到强化物
二、进行消退训练
三、结合阳性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