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日报6

2021-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多啦Jojoe

#摘抄

Read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read.

Do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Do.


以下摘录自flomo少楠的产品沉思录:

#市场MarkerPlace

影响 市场规模的六大因素:市场是否高度分散、依赖卖家还是依赖平台(如私人医生服务就是极端依赖卖家的)、应用场景是否高频、潜在市场规模有多大、是否参与了支付过程(当年的分类信息网站就完全没有参与支付过程)。以上条件不是必须,而是拥有的要素越多越好。

网络效应和病毒传播不是一回事。一般来说交易平台具有网络效应,但是并不具备很强的病毒传播属性。媒体、游戏、通信产品具有很强的病毒传播效应,但平台(非通信类)并不是如此。这里面大家容易搞混的是「类型」,即不应该总想着让平台进行病毒传播,而是把平台的某些使用场景,用媒体、游戏等方式进行传播,继而带来用户增长。这个最典型的就是拼多多的果园和蚂蚁森林了。邀请用户给 X 元这种方式实际上除了养肥了羊毛党,并不会给平台带来爆炸性的效应 —— 想一想聊天宝的悲惨境遇吧。

在规模化时,支持头部供应商。但注意这里的「头部」是指在平台上成长起来的供给方,而非更大市场中的供给方。举个例子来说,协和医院的张羽医生就是更大市场中的头部,而浙江省妇保的翁若鹏医生就是丁香医生平台上的头部,在平台初期挖大咖拉流量是没问题的。但是后期规模化的时候,如果还是将流量倾斜给他们,那么一方面是平台的议价能力始终不高(人家说走就能走,而且各地都得供着),另一方面是自己这边的独特供给无法产生,多样性缺失 —— 道理虽然朴素,但是实际上自己操盘的时候会经不住诱惑,因为前者很容易带来「虚荣指标」

在新类型 MarketPlace 中,其实让我更加明确了丁香医生这个平台的属性,即 Managed MarketPlace(参考资料),信任、安全和风险管理是 Managed MarketPlace 的基本要素,MarketPlace 如何管理信任决定了它 能吸引多少消费者。这也是我们始终在信任和安全投入带来回报的一个注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进行高度管控还带来的好处是拓展了供给方的能力,比如一个医生是很难去谈药品供应链及设置处方审核系统的,但是我们完成相关的服务后,能让许多医生在线咨询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延伸,从「话疗」变成真正的「治疗」。同类型的可以参考美团外卖自营运力之后,许多本身因为无法自建物流的餐厅就会选择接入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接下来的平台发展多半是这种重投入高管控的平台 —— 但好处是对应的抽成也会变多。

#平台

双边平台中哪一侧对另一侧的正外部性更强,哪一侧竞争就会更加激烈(如酒吧对女士免费,果园主对蜂农免费提供食宿、KFC/麦当劳入驻外卖平台会能谈一个非常好的 Deal )

平台是收取固定费用还是交易费用。(以前百姓网属于收取固定费用的,但是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假冒伪劣的信息发布者会因为付费了,疯狂的发送信息,而那些本身优质的发布者的信息就会被淹没)

单栖还是多栖 Single-homing or Multi-homing。(国内互联网产品看,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MH的,而各平台也正在从MH强行把商家往SH转 via 刘飞。)

其中单栖还是多栖这个话题和刘飞聊了蛮久,得出的一个初步结论是: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了MH的程度,例如虽然美团和饿了么都能满足外卖需求,但是一旦用户使用了某个平台并且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的时候,就不会选择 MH 了。比如我的习惯是用美团,除非点星巴克才会用饿了么。

另外双边市场中最核心的策略在于两个方面:定价和开放,后者对我有所启发:「如果一个市场本身多样性很强,那即使有强大平台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选择不兼容的小平台也依然有生存空间。比如Windows与MacOS」。对于在线问诊平台,不同的科室及不同的职级,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分散市场。刚开始对平台选择「循证医学」及「Email 式沟通」很不理解,担心会成为一个限制发展的瓶颈。但是如果再放到当时的大环境来说(春雨、好大夫经营多年),选择这么一个独立不兼容的系统,确实找到了一个发展的缝隙;而今天随着习惯的养成和系统的培养,会导致熟悉我们系统和理念的医生很难跳槽到别的平台;从别的平台加入我们平台的供给方,会由我们专人培训以提高对系统的适应性,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保证了供给方的独特性和对其他平台供给的兼容性。


失败并不总是成功之母。虽然不断尝试和从失败中学习虽然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但是一旦尝试到某个阶段仍没有取得成功,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不再提升了。


发现自己长处的唯一方法,就是定期复盘

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

采用这种方法之后,你就能知道,自己正在做(或没有做)的哪些事情会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同时,你也将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能力不是特别强。最后,你还将了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完全不擅长,做不出成绩来。


15.87% 新知时,拥有最高学习效率: 当你训练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给它的内容中应该有大约85%是它熟悉的,有15%是它感到意外的,学习效率最高。

应用这个结果之前需要:

1,将自己的工作事项全部量化。这里的量化有两点,**a. 工作量数量的量化,**也就是说,你的工作不能是用”一些“、”几个“这样的模糊的词来描述,而是要用”7个任务“、”11项必要工作内容“这样的精确的来描述;b. 工作难度的量化,工作任务可以分成3级,简单,中等,困难,简单和中等算是熟悉的工作内容,困难,算是不熟悉的工作内容,要保持(熟悉的内容数量内容的困难程度)/(不熟悉的事情的数量困难程度)≈84.13% : 15.87%.

2,定期更新你的难度事务清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