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感悟 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
生日感悟 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
从小过生日,中午吃个鸡蛋也担心着下午期末考试,因为我是6月底的生日。现在成了高考考生们宣判的日子,所以几十年的生日都是在要么为自己要么为自己,要么为他人担忧中度过。自从家里没有学生后,我的生日才能伸胳膊伸腿着的过了。可此时我也五十了。
也算阅读了半世的人生,到了知天命的岁数,理智状态下也就有了海纳百川的接受。生活也过成了每天的东升日落。
忙碌的身体停了下来,可灵魂却飘来荡去,寻找着落。
工作没有挑战,孩子外地求学,亲人离世,你终于可以有行止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暇,孤独成了生活的常态。当你一个人在偌大的屋子里收拾打扫,突然间有一种《百年孤独》里面,上校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辈子守在自己的作坊里炼制金子的孤独感。越往生命的深处,越会有一种潮水退去,剩下你一个人站在海滩,环顾四周。
交流,相邀,美食,美景不是每次都能打动你,那就会觉得是一种无聊的喧嚣,当初追求的外在一件件剥掉,此时的你,拿什么来聊慰你的下半生?
生日感悟 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
毕淑敏说幸福就是干着自己喜欢的事且能带来经济收入,可是我还没确定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我最喜欢的事的时候,我就要退休了,可悲的60龄后。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幸福分三类—身外之物、人的灵魂、人的身体。宁做健康的乞丐,不做病恹恹的国王。步入中年,触摸到死亡的气息,谁又能不视健康为幸福的必须?可是即使你有规律的起居科学的饮食,甚至运动的习惯,也会有退化的器官时不时的扣门叨扰。所以锻炼更多的是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状态,而非避免结果的发生。
忙碌的身体可以停下,灵魂一定要一直在路上。人往往希望从财产、社会、丈夫孩子、朋友那得到幸福,所以当她失去这些,或者发现这些令她失望,她的幸福就崩塌了,所以灵魂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是林语堂的人生目标。其实有趣无非是一颗满含笑意思考的心灵。
五十岁的大妈,无聊的纱巾照、庸俗的广场舞、还有烟雾缭绕的棋牌室。
叔本华说:越是智力平庸且比较庸俗的人越是喜欢社交,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因为有才能的人,即使身处荒野,仍有他活生生的思想相伴。
闲暇是生命存在的花儿,更确切的说,是存在的果实。只有闲暇可以让一个人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时光。
那就让我们利用这些闲暇,在三种基本能力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第一种生命力,包括饮食、作息、睡眠,也就是新陈代谢的能力带给我们的快乐,也就是顺应四时,春发陈冬闭藏。第二种是发挥肌力获得快乐,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第三种情感的能力,那就在读书、音乐、观察、思考中增强。
增强了使用能力,收获的乐趣越多,幸福就存在于一连串的乐趣的重复之中。如果能有一颗一直在路上的灵魂相伴左右,五十岁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