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文/王绍霄
1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这一句是出自电影《霸王别姬》。
话说这个故事,围绕,男主段小楼,程蝶衣,女主菊仙为主,展开一段爱情的故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感悟挺深的。今儿,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清末年初,一个被迫生计的妓女艳红带着自己的儿子小豆子去戏园子的关师傅那拜师学艺,可关师傅,不愿收小豆子为徒,就因小豆子手指畸形。
让艳红不得不唱起哭戏,“关师傅,不是养活不起,实在是男孩大了留不住了,这才投奔您来了。你老好歹收下。您只要收下他,怎么着都成。您别嫌弃我们”话音刚落,就顺着身子跪下了。
关师傅见艳红跪下,就连忙起身“别介,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呀。他祖师爷不赏饭吃,谁也没辙。”
一番谈话后,艳红拉着小豆子走出了关师傅的房间,来到了一个小巷里,用衣服将小豆子的脸蒙住。
“娘,手冷,手都成冰了。”
艳红一气之下,拿起旁边的菜刀,砍了那只畸形的手,随后又背着小豆子,跑到了关师傅的房间,然后两人签了画押,就这样小豆子来到了,关师傅的戏园子。
“娘,娘。”
傍晚时分,小豆子一人来到了,挤满人堆的房间,他两眼无主的看了下四方。
“哪儿来的窑子里的,一边去!”一个戴着面具的小孩道。
顿时,房间里,乱哄哄的一团,大师兄见他们这样欺负小豆子,就站起来道“你们是不是欺负他来着,过来跟我睡吧!”
小豆子理都没理他,而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小子,够横的,小癞子,睡和尚被窝里去,接着。”
大师兄走下床,丢给他一床被子,回到床上,趴着道“小爷我撒的尿在牛牛眼上就结成冰溜子了,差点没顶我一跟头!”
第二天,天未亮,就被关师傅拉起,训练了,也慢慢的开始适应起来了。
有天,关师傅走到小豆子面前拷问,小豆子,就唱道“小尼姑,年芳二十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停顿了一会。
“下文呢。”关师傅用扇子打了一下自己的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7693/346f00e9f6a3d441.jpg)
“我,我本是男儿郎。”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7693/c3b440e3d4d0737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7693/e2d2b9e711a257cd.jpg)
这几字,就被关师傅打手了,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7693/cbc2899e26a2dc8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7693/f04ed439fa1bacb1.jpg)
当他再一次说错,是临近前朝大太监的堂会演出,戏班子出去演出,那日,经理那爷来探班,专门考小豆子,《思凡》,可小豆子又唱成“小尼姑,年芳二十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可这一回,大师兄为了让,小豆子不挨打,就将他拉了过来,用放在一旁的烟斗放进小豆子嘴里。这才免一打。
“锵锵锵。”锣鼓喧天,小豆子又一次拎气嗓子开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小尼姑,年芳二十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为何腰系......”
1937年,两人都成角,一人取名为,程蝶衣,另一人取名为,段小楼。
在人们的拥挤和拥护下,程蝶衣听到了叫卖声。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一声声的叫卖,引起了程蝶衣的回忆
从那会演出后,小豆子就以为自己是虞姬,大师兄是霸王,可好景不长久,大师兄段小楼带回来一位名妓菊仙,还说要和她定亲。这使程蝶衣无法理解,毕竟要唱一辈子的《霸王别姬》,但段小楼却取妻了。
那天,表演完后,程蝶衣下台看见,一群人围着菊仙团团转转,还互相起哄。根本没有发现他发很大的火。“碰”门重重的一声关紧了,也表达出程蝶衣的内心怒火。不过半钟头,程蝶衣出来了,甩了一双鞋给她。
“菊仙小姐在那唱戏呢”
“哟,我哪儿学过戏呀。”
“没学过呀?那就别洒狗血了”
一旁的段小楼见此症状,就连忙走到程蝶衣面前道“蝶衣,叫声嫂子吧!不叫不成了!还有今儿晚上征婚人这活,你得给我接下来!”
程蝶衣笑了笑,“黄天霸和妓女的戏,不会演,师傅没教过,哈哈。”
段小楼眼见这样,就拉着菊仙的手走了。
但他段小楼不知道,程蝶衣的心思,因为他只想和菊仙在一起,而程蝶衣,只是与他的霸王待在一起唱一辈子的戏,做到师傅昔日里说的那一般,“从一而终”。就如段小楼所说,他忘记了,戏与人生本是两码事,他程蝶衣偏要将戏中全部的思想与情感倾倒进生活,如此固守,执迷不悟。
对程蝶衣来说,除了段小楼,京剧就该是他最难割舍的东西了。其实人戏不分倒也正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对戏的痴迷。他为日本人唱戏,开始仅仅是为了营救段小楼,但青木对京剧的尊重与喜爱又令他不自禁的感到宽慰。相较之下,段小楼、小四所代表的所谓“劳动人民”反显出一种可笑的愚昧。
相对于蝶衣,菊仙要幸运得多,也不幸得多。她得到了段小楼的爱,却也经受了他的背信弃义。对于蝶衣,她内心始终复杂:既反感他人戏不分地迷恋自己的丈夫,又轻视他耍尽手腕要与段小楼在一起。作为女人,她在身为名妓时就渴望从良,有种要保护自己家庭的本能。她认为一切的不祥都缘于蝶衣,所以曾强烈要求丈夫与他分开;但她胆色过人,同样心地宽厚,心疼被毒瘾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蝶衣,怜惜无法上台演绎“虞姬”的蝶衣,甚至在丈夫揭发蝶衣时也予以喝止。在她生命的尽头时刻,只是澹然的将蝶衣送给小楼的剑放还给揭发了她的蝶衣,然后转身,回头,轻轻一笑,无奈伤感却无限宽容。这个八面玲珑的女子被自己深爱并深信的丈夫推向深渊,却没有再去害任何人。坚强,孤独,又那么骄傲。
正如那么一句话“戏如人生。”并且,两人对戏的本质,并不一样,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程蝶衣则是人戏不分,这让程蝶衣断定名妓菊仙是第三者。
关于,《霸王别姬》有那么一典故。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呼;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呼之。
翻译如下: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
文中的,九流并非是贬义词,而是指:
儒家:儒家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而二人被后世尊为圣人,亚圣,可以说地位极其尊崇了。而儒家因为着重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伦理,提倡仁政而被奉为治国之道,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中国古代,儒家地位一直高高在上,不可撼动。
道家:道教其实和道家并不完全一样,道教是一直信仰,而道家是一个阶层群体。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主张大道无为,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等观点,是我国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包括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而后世更是以道家思想作为核心,结合本土神话,方术创建了“道教”。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力,完全不在儒家之下。
阴阳家:阴阳家可以说是道家之后的产物了,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又发展出阴阳五行之说。如果说道家是用笼统的概念解释自然万物的规律,那么阴阳家就是进一步用五行和阴阳去探索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了。但道家思想观念更为广阔,包含众多人生哲学,这是阴阳家所不及的。
法家:顾名思义,法家就是主张以法治国的流派。法家也跟道家,儒家极有渊源。著名的法家人物韩非子本是儒家荀子的弟子。而法家主张的观念却与道家,儒家截然相反。儒家主张以德,礼,仁治国,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反对礼治,主张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法家主张集中权力,势术驭人。
名家:名家类似于现在的律师,擅长辩论。名家主张“正名实”,“以名代实”。代表人物是公孙龙,以“白马非马”而名噪一时。公孙龙辅佐平原君显有功绩,但因热衷“诡辩”却被当时诸多名人所不齿。儒家荀子称其为“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阴阳家邹衍批其为“有害大道”。名家虽然善辩,但因为诡辩之能,虽胜人口,难赢人心。
墨家:墨家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流派了。墨家不像其他学术流派,形成初期俨然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墨家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首领称为“巨子”。主张,兼爱(人与人平等相爱,与儒家划分等级相对),非攻(反对战争),节用(节约),天志(掌握自然规律),非乐,非命,明鬼,尚贤等。在春秋战国时,墨家学说与儒家相互对立抗衡,并称“显学”,但后来,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开始消打压,消灭墨家。
纵横家:若论真正的善辩,纵横家绝对远远超过靠善辩闻名的名家。纵横家源于鬼谷子“捭阖”观点,而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也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合弱胜强,此为纵,苏秦相六国而抗秦;以强破弱,此为横,张仪连横而破合纵。纵横捭阖的,便是这天下大势。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诸子百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便是纵横家了。
杂家:“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杂家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中最成功的了,法家代表人物吕不韦,辅助秦国一统乱世。但杂家却没有自己创新的观点和思想,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取百家之长而制百家。诸子百家中典型的实用派。
农家:农家是诸子百家中最默默无闻,却极为实用的一个流派了。顾名思义,农家,便是提倡重视农业生产,为贫民百姓的生活提供保障。主张重农轻商的治国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