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人格的形成

2020-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string_绳子

精分学习:打卡第2次

第二集核心人格的形成 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的科学,研究爱恨情仇,高于科学

1、核心人格形成时间:最早4-6个月(克莱因),早年与父母有良好的关系的孩子,形成健康的核心人格,以后的阶段中出现的重大心理创伤,会退行到早年,影响到人格。(这一点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曾老师说精神分析是一门育儿学,也是人格鉴赏学,以及自己对这两句话产生的内在感受)(此处疑问待后解答:健康的人格用精神分析的语言如何表达?)     延申理解:我们建立的任何关系,对方是什么人格比他对我们做什么更重要。精神分析是在人格层面做工作;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做什么也不会不太靠谱。一切的竞争,都是人格层面的竞争。

1, 三个层次:前意识、意识、潜意识 (地质学)

2、人活着的四个动力:力比多、攻击性、关系、自恋 自闭状态、儿童孤独症

3、精神分析的眼里,人分为三类(神经症水平、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

4、俄狄浦斯冲突:生与死、男与女、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潜意识里面对成功之后所可能受到的惩罚的恐惧。主要!(理解不透彻)

5、力比度和攻击性经常一起出现,力比度和攻击性象征化不足的话,会导致很多问题,父母亲对孩子的唠叨,是他们力比多的表达还停留在口欲期,他们跟世界的链接还通过嘴巴,他们的那种唠叨实际上是用语言对孩子进行心理强奸(父母的成长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高级的象征化的攻击性表达、赚钱、打游戏、学习。我们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不断把力比多和攻击性象征化和向外的过程。

6、安全感(即攻击性,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他的威胁)、自卑(把应该朝向别人的攻击,朝向了自己)、游戏成瘾、(没法对自己的负责,过度攻击、避难所,拯救孩子的工具,没办法在现实中活下去)遗传(心理治疗不谈遗传,巨大的贬低,科学技术没有证明,遗传学的手段不知道,反人道,对当下工作多了一份提醒)

7、客体关系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对客体的寻找”,即人际关系的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快乐的寻求。

核心人格的形成

问题:1、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潜意识里面对成功之后所可能受到的惩罚的恐惧。 每个人都行成功,但却把生活过的一团糟,事业不成,婚姻不幸福,没有金钱,都属于这个冲突吗?

2、安全感中投射的攻击性是否是因为小时候和父母的关系中有一些攻击性没有很好的释放,或没有解决,不知道这个是现实层面的还是幻想层面的?是在俄前期和妈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还是后来俄期与爸爸,妈妈的关系出了问题,还是三者都有?所以在和女性的关系中这些情绪;愤怒、幸灾乐祸、轻视、恨,通过移情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持续存在。例如:有的人在看到别人被欺负的时候心里会有幸灾乐祸的感觉,是因为小时候和妈妈之间的创伤,抱怨,而产生的恨的移情吗?

3、因为小时候和妈妈关系中一些愤怒没有解决好,移情到了其他人身上,这是一个持续存在的东西。人格的形成在早年与妈妈的关系中会带来攻击性和力比多,如果攻击性和力比多不能很好的象征化和外化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提问:小时候对妈妈有愤怒时,也就是有攻击性时,妈妈如何回应才可以让孩子的攻击性和力比多顺利的外化和象征化?

4、早年的人格与先天的气质之间的关系中,老师说我们只关注人与人之间相同的地方,如何理解?

核心人格的形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