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道德经,分两部

2020-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首朋烘焙设备大掌柜

爱因斯坦书架上的书并不多,《道德经》是其中一本被他翻烂了的书。

德国哲学家、启蒙运动学家康德认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道德经》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老子的《道德经》,分两章《德经》和《道经》,共81章。

《道经》说的是天地自然的规律,主要通过一些自然所生之物而悟出人生之道。

《德经》讲解如何为人处世,解释德。通过人所为之事,道出一些处世方略。

通观全篇,老子思想的内核就是用辩证思维解释自然之道,鼓励人们做到顺应自然。

老子思想绝不消极,是一种勘破宇宙的大智慧,跳出了人本位的思考,人也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主宰,凭什么算是万物之灵。指导人们应该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道德经》仅5000字,字数上看仅是一篇初级论文的长度,却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结晶。

中国文学的魅力,特别是对今人来说言简意赅的文言文的魅力就在于中国文字的笼统。

《道德经》教你洞察人性,洞悉人心。第四十一章把人分成了几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老子的意思是说,上等的人是听到好的道理,就努力去干去了,中等的人听到好的道理,是一边干一边怀疑,最糟糕的人听到好的道理,开口就是骂。

最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提到“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什么意思?圣人不攒那么多东西,给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道德经》的结束语,“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当《德经》讲到这里时,谁还会说老子是无为消极的?无为怎么会是“为而不争”呢?

老子的意思是做你该做的事情,顺其自然,但是不争。这个“不争”解读了三个含义,就是不争结果,不争论,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恼火,这样,你就自由了。

21世纪的我们

要读《道德经》

老子的智慧,贯穿古今,虽然写在春秋战国时期,却是对现在21世纪的我们依然可以起到指导意义。

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青年人,分芒毕露,随波逐流是其代表,所以更应该让社会这样的大熔炉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它是一本哲学名著,西方哲学家研究的终极问题,你都能在《道德经》里面找到,并且作出了中国式的解答,凝聚着中国智慧,实力不容小觑,因此它包含的意义,就好像是贯穿古今,影响太深远。

虽然很多人可能没有读过《道德经》,但是就在你的不经意之间,可能就暗合了它,在读道德经的时候,也是你跟自己和解,更了解自己的过程。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如何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时候,翻开道德经,我们会看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充斥着教育行业,社会急功近利地想培养一个又一个天才的时候,翻开道德经,我们会看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当我们看到别的孩子都能言善辩、成绩优秀而自己的孩子却落后的时候,翻开道德经,我们会看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学习道德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领导力,

任何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应该读一读道德经,“一以贯之”,每一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领导者。

读《道德经》,让你更好掌控,在对的时机做对的事,别逆天,顺应自然,你的人生不会差!

马云行商数十载,工作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这几本书总会不断更换,但是唯独一本《道德经》一直都在。

马云有一次看《道德经》时突然很兴奋地说:“哎呀!这哪是我在读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读我,而且他读到了我内心的最深处。

有人说,《道德经》是老子写给后世的书。经过全世界的验证,的确是这样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道的人,都不喜欢讲道。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学得道,首先要明理,不明理,怎么修?

大道至简,大道就是真理。真理就是让你变得越来越好,让你多一份相信,多一份赤子之心,变得纯洁、简单。

广州首朋科技有限公司履带式烤箱

心越清静,心量越大,大到无心,这个时候,小我就不存在了。


广州首朋科技有限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