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奖励该不该?
小学一年级,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阶段。为了有效的激励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当然会涉及到奖惩机制。
家长问,该不该用物质奖励呢?要怎么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为什么有的家庭用此法很有灵效?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吃这一套?
首先,来想想物质奖励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成就感,激发孩子做某件事情的积极性,以期慢慢的,习惯成自然,习惯成本能,逐渐培养起来某个良好的习惯。奖励大致可分为物质的和精神上的,可见物质奖励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第二,使用物质奖励,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 在奖品设置方面:如果孩子对金钱的意识和金钱的管理还没有正确培养的话,尽量不直接用钱做奖励,可以用学习用品或奖励书或欣赏电影的方式。
2. 物质奖励的过程中,同时一定要注意思想引导,比如,不和别人比,我们要自己和自己比,有了进步,自己是不是最开心的那一个呢?因为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比如,孩子想要垃圾食品做奖励,怎么办?垃圾食品可以适当的作为奖励,但是为了孩子永久的身体健康着想,还是要给孩子尽早灌输垃圾食品有害健康的意识,网上有很多黑心店生产劣质食品的视频,可以挑选其中部分给孩子观看并讲解,慢慢让孩 子杜绝吃垃圾食品。
3. 物质奖励适合初期培养习惯阶段,一般两三个月后,就要逐步减少物质奖励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同时通过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等方式,激发孩子的自我责任心和成就感,激发孩子自愿学习的内驱力,这是关键的关键。
4. 有家长反映,曾经也有搞过类似的物质奖励,结果后面没什么激励作用了,孩子也没兴趣了。家长也反映,自己有时候无意的就买给孩子很多东西了,孩子能够轻松得到想要的物品,自然就没有动力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了。所以,如果搞物质奖励机制,制定了规则,就要坚持,不可轻易更改或取消。没有持续一定的时间,是不可能帮助孩子树立好一个习惯的。
5. 搞物质奖励,还得时刻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他始终对此机制兴趣昂然,兴趣也在逐渐的养成,那这种方式就可以持续再长一点时间,如果孩子很快不感兴趣了,家长就得想想背后的原因,再根据孩子的情况去寻找其他的方式了。所以,方法是灵活的,关键是家长要用心。
6. 为什么不同的孩子对物质奖励机制反应不同呢?这和每个家庭的家庭文化有关系。如果父母平时对孩子基本有求必应,尤其在物质上,孩子也知道家长有的是钱,什么都会满足他,那物质奖励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激励作用就不大了。如果一个家庭从小就告诉孩子,「爸妈的一切东西都是通过努力获得的,你也要这样。你现在小,爸妈有义务提供基本的生活用品抚养你长大,但是对于那些,不属于生活必须品,你想要的额外的东西,你就需要通过你的努力,你的付出,来挣」。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他才会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这样的孩子,物质奖励还是蛮有效果的。
7. 时刻铭记:物质奖励一定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得靠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心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雷帕的奖励实验”。 一位叫做雷帕的心理学家,把热爱绘画的孩子分成了两个小组,并采用了发奖品和表扬赏识两种不同的激励方式。 结果在一段时间后,仅获物质奖励的孩子渐渐消沉了,而在精神上获得认可和鼓励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动力和激情。 经济学上也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同样是说,如果一个人经常获得某类物品,那么,他的愉悦程度也会呈现递减趋势。
总结:第一,物质奖励可以用,但要适度,并短期使用,参考上述的注意事项;第二,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长期的事,不能急在一时。习惯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精神上的富饶,远比物质上充裕更重要。 第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教育的长远目标。
日更25/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