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区救援物资不畅:需障碍回归简单直接

2020-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井冈山副刊

连日来,关于疫区救援物资紧缺、发放渠道不畅以及救援物资去向等消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一时间,将武汉红十字会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网络配图

据媒体披露,协和医院是武汉市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现有职工8000余人,属本次61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之一,也是湖北省、市联合医疗救治专家所驻地之一。作为本次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协和医院那次为何只分得区区3000个口罩?而一所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重点专科的二级综合医院——武汉仁爱医院,目前拥有卫技人才268人,为何分得口罩18000个?

面对媒体质疑,武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物资怎么分配,我们没办法解决。我们只能负责收,甚至很多仓库都已经满了。分给谁?分多少?怎么分?我们都只能按照卫健委的指示,某某医院给多少。

救援物质分配不畅、不均,到底在哪个环节出现“脑梗”?是因为职能部门调拨不到位?还是应急方案程序上出了问题?

从疫区传来的各类消息分析,接收救援物资的责任单位落实在红十字会,而协调调拨物资的权力部门是“指挥部”和卫健委,需求部门在各医院、社区和政府相关部门。这些硕大部门间职能科室与科室的对接沟通往往要涉及到第三方第四方,比较繁琐。其基本流程大概是各医院统计每日所需,统一报卫健委,卫健委核查库存,造物资发放表呈“指挥部”核,卫键委再根据“指挥部”意见,会同红十字会着手发放。

但,疫情突如其来,物资申领分配中间环节太多,不能做到点对点衔接,各类统计数据每时每刻又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医院物资短缺的现象,似乎在所自然会发生。对此,一位支援汉口医院的专家这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那天我们N95口罩只剩100个了,最多就够撑一天。比如说护目眼镜,整个病房只有几十个,上完这一班就完了,就只能反复消洗着用。医院赶快反映,有关官员来督办,当天就送来了1000个,第2天就送来了3000个。

究其根本,这是制度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对我们自己制度的优越性,从未置疑。我们经常性指责一些所谓的民主国家,要修一条耗资不菲的公路或桥梁,没有个3年5年无论如何修不起来。我们从立项到竣工,也就一年半载时间,而这点时间仅仅给他们讨论表决,是否还够,未必可知,因为他们要通过的部门太多。在武汉这次应对突发疫情面前,好像也碰到了这样制度性问题,中间环节过于繁琐,没有点对点的简单式直接,这是制度性重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制度性障碍。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保障充分,总体投入日趋加大,但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制度非均等化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非均等,国家东部、中部、西部区域间公共服务资源的非均等,还有医院与医院、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非均等资源分配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开透明的动态评估机制和组织监督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到位。

试想,公共服务资源若严格执行均等分配制度,属于本次61家发热门诊的重点医院之一,武汉协和医院无论在医疗技术的配给上,还是在救援物资分配上,均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占比,按照占比均等化分配,类似你多我少,那边堆得放不下,这边缺的够不着的现象,是否可以一举破解?我想,最多也许只会作些微调。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