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不甘平庸,却又不去行动
文、图|李清浅
❶
闺蜜和我聊天,说她最近几天非常焦虑,她都担心自己快抑郁了。
起因是她的一个好友下定决心要考研,并且向她汇报了自己的“决心”。闺蜜对照自己的生活,每天像个陀螺一样高速旋转,上班忙得晕头转向,下班做饭做家务,周六日还要陪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她说早晨一睁眼就开始催促小朋友:快起床、快穿衣服、快洗脸刷牙、走快点、快写作业、写完快去睡觉……孩子在吼声中愈发慢吞吞,于是她就更着急。她说非常讨厌自己这种状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放”出来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总之很失落。
她还说起她认识的另一位妈妈,目前在清华读博,她非常羡慕她们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拼博的样子。
我其实非常理解这种状况,我的理解是,发现自己生活琐碎且平庸,非常不甘心,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改变这种状况。
她还提到了一个细节,说每天经过公园的长椅,都想坐下来,看看风景,看看人,可转眼好几年过去了,她没有一次在长椅上坐下来过,因为每次都是急急忙忙,步履匆匆。
这让我记起以前看过的一部韩剧中的一个片段,女主人公是个警察,她巡逻的片区有一座大桥,桥这头归她管,桥那头是别人的辖区,她经常在巡逻时,将车开到桥头,然后想桥那边是会什么样子,有机会去看看吧。然而好几年过去了,她却一次也没跨过那座桥,这让她非常沮丧。
也许,桥那头和桥这头并没什么不同,不过也是寻常街道,风尘仆仆的人群。可是,既然那么想去看看,为什么不去呢?把车再往前开一点儿,不就过去了了吗?就像我的闺蜜,既然那么想在长椅上坐一坐,那么不管有多么重要的事,多么了不起的事,都暂时放下来,去坐一坐就好啦,正像她自己憧憬的那样,看树、看花、看人,哪怕什么不看,闭目养神一下也好,那就去做啊!
西安唐罔极寺❷
其实我非常理解闺蜜的焦虑,据我所知,很多年轻妈妈也是这样的。
孩子小,生活压力又大,每天被琐碎的家务淹没,偶尔夜深人静,有个声音会拷问你: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吗?难道人生再也没有其他可能了吗?好像一眼能将自己的人生望到头似的,再无转折,再无惊喜。
不甘心归不甘心,却似乎完全没有改变这种状态,尤其是,孩子小,无人帮忙的情况下。谁不想提升一下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时间呢?不但没时间,还每天特别赶。你不赶小朋友就有可能迟到,你不赶,放学后小朋友可能就被独自留在学校。
同为妈妈,同为年过而立的“大龄女青年”,其实我也经常焦虑,我的焦虑源于很多时候我想写东西,却总是被打断,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有时候我也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不写东西就不用这么烦恼了吧。像其他我认识的妈妈一样,每天在朋友圈秀美食、秀绿植、秀和小朋友一起做的手工,看上去非常怡然。可是讲真,我真的无法忍受自己成为一个地道的“家庭主妇”,不是说做家庭主妇不好,而是我不喜欢。
问题是,我认识的很多作家,比我还忙比我还写的还多,书出了一本又一本,但人家交友、旅行、阅读,样样不耽误。于是就愈加焦虑,眼睁睁看着人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我拼命挣扎却一直在地上爬。
是不是学会了认命,甘于现状,就能开心一点儿呢?我也经常这样反思,恨不得哪里跳出个高人指点一下我的人生。
西安唐罔极寺❸
昨天我的大学好友发了个朋友圈,我这才知道她一直在学古筝。
她上大学时就想学古筝,她说那时没钱,后来不差这笔钱了,又没时间了。但是,她真的是太想学了,而且学古筝这么简单的心愿,竟拖了十年之久,她郁闷的都开始怀疑人生了。于是不管不顾,硬着头皮报了名。当然学起来并不顺利,毕竟孩子小,老公工作又忙,她说好几次想过放弃,于是拼命鼓励自己,明明那么喜欢,一定要坚持啊。然后不知不觉中,竟学了一年多,她自己回望这段日子也蛮惊讶。
她说她倒不是要成为古筝表演家,只是喜欢,仅此而已,去学古筝这件事,对她最大的改变是,让她知道了,原来生活还可以有另一种可能。
讲真,这件事对我触动蛮大的。
它至少证明,当你执拗地将某件事情列入你的计划,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你就有时间去学去做了。最怕的是,你一直想,却一直没有开始做。
我还有个同事,雷打不动每周去上两节日语课。她是这么向我传授经验的,千万不要自学,很容易三分钟热度,一定要报班,报班后你会发现班里有各种各样的人,很多人比你还要忙碌压力比你还大,却一直坚持梦想。大家互相鼓励,容易坚持下来。
所以,一旦开始,就不要停下来,怕就怕,你明明不甘于平庸,又不去行动,不肯改变。
昨天看了一篇乐嘉采访作家六六的文章。乐嘉问六六:明年你中欧毕业了做什么?
六六答:去美国学一年英语。
他诧异地问六六:你英语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要学?
六六是这么答的:我离英语好还有很大的距离,顶多是对话没问题,涉及到灵魂与思想的沟通就显得很没有被教化。我对好几本英语原版的著作很有兴趣,可对它们的中译文本很不满意,我想学习后自己翻译。
乐嘉又问六六:那学完英语你做什么?
六六说:我想报一个心理学的博士专业。我觉得这门技艺对我写作很有帮助,也更能理性分析现象背后的成因。
乐嘉惊叹:你怎么有这么大动力?我认识你的这几年,你每天都在学习!你到底想干嘛?!
六六是这样讲的:我想在自己年老的时候,依旧能感受生命之美。
真敬佩这样的女人,有明确的目标,又有行动的能力。当你一直为梦想拼博努力的时候,哪有时间去焦虑呢?
❹
前段日子看台湾学者齐邦嫒的自传《巨流河》,有件事情印象极深。她结婚没多久就怀孕了,四年内生了三个孩子,还个顶个是淘小子。她回忆第一个孩子刚出生时,屋里又暗又黑,她害怕在房子里待着,一个人抱着孩子在大门口等老公回家,远远地看着路灯下老公的身影,简直是喜极而泣。那种孤独无助,很多初为人母的女人应当都体验过。
四年三个孩子,比咱们中大多数人的境况,只会更糟糕吧。最初她也是在家做全职妈妈,可是经常懊恼,难道生活中除了尿布和柴米油盐,就再也没有其他亮色了吗?后来有位好友要她帮忙代课,她非常开心地接受了,能从奶瓶、煤炉、尿布中偷得几个小时,重谈自己珍爱的知识,她感觉非常幸福。她每次去上课,就请妈妈过来帮看几个小时的孩子,每晚孩子们全部入睡后,才得空备课、刻卷子,可依然觉得很踏实。后来为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她不断进修,做交换生,出国深造,哪一步不是咬牙硬挺过去的?
她讲在外求学时,没日没夜地赶了三篇报告,参加了一次考试后,回到宿舍立即倒头大睡,昏天黑地睡到午夜醒来,窗外竟是皓月当空,她说背负着离开家庭的罪恶感,在异国校园的一隅斗室,真不知如何在红尘中自适,起身写了一封信给父母亲,叙此悲情,信投出去以后,坐在早地俯首哭泣良久。不用问,肯定是想念孩子吧,想着不能在家好好陪孩子,肯定心情很难过。
西安唐罔极寺没错,很多时候,坚持小小的梦想,真的是很难很难的,那种辛酸难忍,只有自己明白。可是很多年过去后,回望这段岁月,你心中只有娴静从容,很美好,很幸福。
你可能会反驳,她出国深造,至少要有人帮她看小孩吧,我也想去学古筝想去学画画,可我真的是丢不开手。
是的,没人帮你看小孩儿,听上去是个无可辩驳的理由。那么,为什么不请一个人帮你看呢,不用请住家保姆,真要那么想做,请一个阿姨帮你看几个小时好不好,所费又能有多少呢?很多人无法解放自己,不是丢不开手,是完全不肯丢开手!!!
我记得看美国老剧《成长的烦恼》时,Seaver夫妇有时需要双双出去,就找一个钟点工帮看一会儿孩子。那是90年代的剧啊,可为什么时至2016年,很多人的观念,还比不上人家90年代的观念进步?说到底,还是被老观念绑住了手脚。我朋友请的钟点阿姨负责帮她接小孩儿放学,她说阿姨人特别好,非常有职业素养,我就不信,这样的好阿姨,她能遇到,你遇不到?
所有,心中有什么未竟的梦想,勇敢地去追逐吧,别让它一直搁浅,直到成了你心中的伤,更何况,你我这种普通人的梦想,不是成为一代大家,不是成为学术名流,我们只是想每周抽时间学上一两节插花,或者弹几小时古筝,如此卑微如此简单,就算再忙碌,这个时间应当也会可以抽出来吧?
如果你习惯了像陀螺一样旋转,那么,停下抽打自己的鞭子,告诉你的家人,尤其是你老公,你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你需要每周有一点点时间,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如果他爱你,肯定会支持你的。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你自己,你必须果断地迈出那一步,勇敢地行动起来。
李清浅,人妻、人母、人家的员工。专注细琐生活中的美好,即使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转载请简信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