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家人沟通?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喜恩

听歌 另一扇窗    专辑:《单纯时刻》

歌手:李恩琳

      我们会和父母有良好的沟通吗?会和孩子有好的沟通吗?我听过一个讲座说,和父母没有好的沟通相处的人,一般和自己的孩子也不太会沟通相处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更多的是看,看你怎么做,看你怎么解决冲突、看怎么表达和沟通的,看你怎么和家人相处。孩子就如一台摄像机,摄影了父母的言行举止,存入内存记忆中。长大了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回应我们和他们的家人。我们若心里充满了指责、抱怨、要求,也会传染给孩子的心里;我们心里若充满了宽恕、慈爱、正直、忍耐、喜乐、信实,也会满溢给孩子这些美好的品德的。就如“没当过士兵的将军,不是好将军”。所以,我也为此烦恼过,怎么和母亲能愉快的相处呢?我能如何读懂母亲的心呢?如何使家庭气氛更舒服、更多一些笑声呢?

      周末和父母聚餐,父母看到我去吃饭就满足,我的父母是属于无私付出型、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型,特别是老妈,她热情外向、勤劳、掌控自主、有话直说、不记仇、情绪来的快哄好后去的也快。这些优点本来是好的,可是由于过度使用,成为了缺点,缺少了作为女性的温柔谦卑。可是,我何尝不是这样呢?

      前段时间看到了刘牧师讲的“性格管理”和盖瑞.查普曼《爱的五种语言》才有点拨云开雾,也开始了解并理解妈妈的一些行为和说话方式。

      当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时,常常重复错误的沟通模式。现在了解了母亲的主要的“爱的语言”是肯定的言词,也借着刘牧师讲的“性格管理”只看家人的优点,了解她的主性格是分析型的,副性格是领导型的,理解她的缺点是她过度、滥用优点的结果。所以,不去改变她,重点是:改变我的眼光,只看优点,并且从她的缺点中提醒自己以后不要这么做,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她和别人。发现生活处处是学习。

      从刘牧师的“性格管理的课”知道,我们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常常是相伴随的,有时候一个优点同时是一个缺点。一个人很温柔,她会很忧柔(优柔寡断);一个人小鸟依人,她就依赖上你(没有独立性);一个人很能干,但同时她不会依你的,不会听你的。优点过度滥用就是缺点啊,相伴相随的。若想得十全十美,不可能!但是,最重要的心态是:数算恩典、多看优点。

      现在我看我妈妈的优点,我看的好清楚。我想到:她只是不会管理自己的性格,也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我想到:自己是多么幸运能听到、学习到这么好的讲座和这么智慧话语。若是我没有听到过,可能我比妈妈都不会管理自己的性格,所以我只有感恩的份。

      在家里实际操练了几次。比如,我去吃饭妈妈家里吃饭,妈妈吃饭时,喜欢玩“菜盘拼图的游戏”,喜欢把她觉得好的菜摆放在我的正前方,每次我和爸爸都不太喜欢她这样做,小小的餐桌,菜都能夹到的,为何要重新摆放菜盘呢?我也知道,她是出于爱。    以前,我会说:“妈妈,不要摆放了,菜我能夹到,不要把我搞的像个客人一样对待。”爸爸也会说妈妈。那个时候,老妈就会不高兴,然后嘟着嘴、拉长了脸继续摆放。但是这次,按照牧师的方法去操练了,情况真的不一样了。我说:“妈,你真是我亲妈,亲妈才会这么罩着女儿,把菜特别放在我面前让我能夹到,你慢慢摆放。”她乐呵呵的说:“是啊,我就知道你喜欢这个菜”。我立马说:“是哒,老妈最了解你女儿。”然后就不玩摆菜盘的游戏了。我心里噗嗤一笑,牧师讲的真对啊,当你满足她后,她就不会这么做了。老人家真像个小孩子,需要鼓励和肯定中成长。其实,我们大人内心中何尝不是住着小小孩呢?

        又比如,爸爸做了满满一桌菜,我们都高高兴兴的开始吃了,老妈就会说:“这碗菜好像有点咸了;这个菜放点红色的胡萝卜会更加好。你怎么今天没有烧鲫鱼啊?”以前,我常会对妈妈说:“妈呀,你别挑错了,爸爸能做一桌子菜我已经很感谢了。” 老妈就会开始生气反驳我们,说她只是提个建议,而已嘛。      以前听过一个牧师说,其实老妈是自我形象比较低落的,所以她看到的东西,好像都达不到她的标准,才会经常吹毛求疵、批评指责,内心安全感和价值感不够多。她对自己也是完美主义,常常想把最好的展现出来,而不接纳真实的自己。我挺能够理解她的,若是我没有信仰中学习成长,我也是这样的人啊,现在我只是多了一些上帝给我的恩典而已,所以我要给妈妈更多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更多去理解她。      于是我说:“妈妈,你说的对,你好有审美眼光,很会搭配食谱的色彩。”然后安慰爸爸:“爸爸,你做的菜好吃,你女儿喜欢吃,等一下都会消灭的光光的,光盘。爸爸你比以前更会搭配菜了,你女儿爱吃。”这样老两口都开开心心的。好感谢刘牧师的性格管理讲座,让我有新的眼光看、新的方式来解决冲突。

        生活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冲突出现,看你怎么解开它们。我相信有智慧的方法来解开,一定是双赢,而且会享受其中。

        刘牧师说,你的态度很重要,你要去认可她、肯定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我若想去纠正、要求她,结果就是与我心里想要的背道而驰。最好不要给家人建议,除非她问你的时候。若要建议她,要在对的时间,只有你们两个人私下在一起、而且要在她心情好的时候和温和地对她说,而且语气、态度要放低(谦卑),带着请求、而不是要求,这样效果比较好。我觉得对啊,要在对的时间、地点说,就像吃药,有些药要在饭后吃,吸收效果最好,若是空腹吃会伤到胃。

      我以前觉得家人之间,还要这样说啊,好受不了啊。但听了这些一生研究家庭相处关系前辈们的讲座后,受到很多的启发。他讲到,就如当开水烧开后,是不是要倒出来喝啊?就如,你对家人的关心,也是需要适当的表达出来的,让他们开心啊。真的耶,我以前的无知,造成了多少的错误。

        曾看到一篇讲座,里面写到若是常为一些事情坚持,赢了自己的道理,却失去了对方的心。讲座中也提到很多男生,非要在感情中争个对错输赢,有时候在另一半面前服软,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这是爱情中最可爱的样子吧。

          我先从父母这里开始学习做一个会服软的女儿。我本以为是让父母开心,其实是提升了自己很多的生命品质、心胸的度量,比如要学会控制情绪、学习性格管理、懂得成全对方、懂得珍惜感恩。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不舒服的家人出现在我们生命中,其实是上帝借着她来训练我们的生命品格的。若是我从对方身上找问题,我是原地踏步,生命没有成长。若是我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就开始成长。发现每一个人都是来祝福我的,心灵的眼睛若是明亮了,全身都会明亮,看见的都是美好的祝福。管好自己,做对的那部分。感谢上帝,常常借着讲道和圣经提醒我,让我明白家庭生活、工作是我最好的生命成长大学,虽然常会失败,但是我愿意继续操练,现在只是人生的中场,生命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