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为何72小时,让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刽子手?

2018-04-07  本文已影响90人  天芒云

《The Push》

最近在网上,英国真人秀《The Push》(就范)走红了。节目里,节目方通过心理操控,让一个普通人在72分钟内变成杀人犯。

节目设置了一个晚宴,然后设计环节让参加节目的人误入,然后通过一步步引导,让其误伤了晚宴的“富豪”。然后在一切暴露之际,又引导其将富豪推下天台,这样自己的错误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而在节目中,只有一个人没有按照节目方的引导,把富豪推下天台。

社会屈从性

节目的主谋”达伦·布朗用这场实验证实:一个人选择执行某个命令,只是因为其他人让他这样做。测试者仅仅因为被命令、感到自卑、别人说这是对的,就能做出夺走别人生命的行为。一开始只是交出了选择权,之后就失去了对事情的判断。有一天,当质疑都消失的时候,人人都沦为附庸。

在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里,一群心理状况良好、判断力正常的学生志愿者被随机分配为警长和囚犯的角色,通过模拟监狱生活测试被试者的反应。

结果从实验刚开始,被分配为警长的志愿者就开始通过惩罚囚犯建立权威,通过一系列措施,最终囚犯们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囚徒身份,不自觉地屈从于“警长”的命令。

斯坦福实验

“囚犯们”在警长的命令下做着各种肮脏低贱的工作,互相间也开始不称呼名字而称呼监狱编号。

并且警长们在深夜开始虐待囚犯。直到一位教师在无意间发现他们的虐待行为,报告了实验方。

这个本来准备持续六周的实验,仅仅实验了几天,就被告停。

如果没有被叫停,又会怎样呢?

德国有一部电影《浪潮》,讲述的是真实的案例。一个德国小镇中学,历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学习纳粹的行程,于是仿照纳粹的组织模式,自己在班上成立了这样一个组织,他们奉行同样的行为和指令,并且建立组织文化,排斥一开始不接受组织的人。实验还没有一个星期,老师发现情况已经控制不住,打算终止实验时,一个同学开枪打伤了自己的同学,然后饮弹自尽。

当人们都屈从时,显然已经失去了自我。

实验伦理

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诸如此类的实验数不胜数。其实都是同一个结论,为什么要反复地实验呢?

在这样的实验中,对于实验对象来说,让他们去面临人性的考验,甚至是极恶与善之间艰难的选择,真的是一件对的事情吗?如果控制不好,会不会又是另一个浪潮呢?

要知道,恶与善真的就是一念之间。一念之间,人可以变得极恶,这是无法控制的。

结语

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保持镇定和自我是最重要的。即便这样的实验,如电击实验,如这次英国的真人秀,还是有人没有被群体情绪所带动,从而失去自我。

实验考察的是人性,可现实情况下,考察的人性远远不像实验中这么程序化,存有大量的未知。

无论何时,都要记住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