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阁吸取精华 阅读 提升模式套路

《写作课》:小说,你也可以来写

2017-09-04  本文已影响886人  卜哒灵
写作和生活

你也许不知道,《1984》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在成为专职作家之前是一名印度皇家警察;《双城记》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最早是负责给鞋油筒贴上标签的工人,之后才成为自由撰稿人,并且兼职伦敦律师事务所的职员;美国诗人,四次普利策奖得主罗伯特.弗洛斯之前是一名教师;阿瑟.柯南.道尔最早是外科医生,还有我们熟知的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也曾经是一名外科医生。

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群不是生来就是作家,他们做过其他的职业,写作最初只是其中的一个业余爱好,兴趣和坚持的创作使这份爱好变成了热爱,进而发展成他们毕生追求的事业。贫穷,退稿,被嘲笑或打击,那些历经坎坷创造出来的经典作品最终使他们被世人所熟知和敬仰。

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再伟大的作家也有瓶颈期,缺乏灵感的时刻。只是相对与那些拥有天赋的人,一般人的创作之路会更加艰辛,他会突然卡壳写不下去,缺乏灵感和素材,即使作品完成了,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退稿,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修改。

如果靠写作谋生,很多人大概早就饿死了。但是如果是真心喜欢,如果坚持下去,你不一定会成为伟大的作家,但至少会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坚持以平和愉快的心情创作,是《写作课》从头至尾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念,而这本书针对的主要人群也正是那些产量不高,容易放弃的半职业作家,《写作课》的作者艾丽斯.马蒂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更多热爱写作,却缺乏信心和技巧的读者,每个小白都有机会成为一个好的作家。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艾丽斯.马蒂森身兼作家和写作教学双重身份,她曾在耶鲁大学,布鲁克林教授学院教授写作课程,后在本宁顿学院艺术硕士班执教22年至今,出版了多部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并多次获奖,广受好评。她比作家更擅长教授写作,又比老师更擅长创作,而在艾丽斯老师开始发表小说的很长时间,她还是一名全职妈妈,年近50才开始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一篇短篇小说是在厨房餐桌上敲出来的(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她利用照看孩子的间隙去创作诗歌,小说,并且中途还患上了眼疾,不能像常人一样正常阅读。

如果你打算或已经在小说创作的路上,《写作课》可以帮你少走一些弯路,尤其是具有社会和家庭压力的女性作者和非职业作家还可以借鉴一下作者的心路历程,学会在没有成果的时候依旧保持良好的创作心态;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菜鸟,《写作课》至少会教你如何判断和评鉴一部小说,也许还会激发你潜在的创作欲望。在这之前,我觉得写作很难,写小说更是遥不可及,细读了《小说课》,才发现小说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不都来自天赋,技巧和方法都是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起来的。

《写作课》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除了我们刚才所说的创作心态,其他四部分都是针对小说的基本因素,即人物,情节,环境描写(语言和叙述方式)所对应的写作思路以及一些常见误区,为了更好的方便读者理解,作者艾丽斯在书中引用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当然由于作者是美国人,大多数作品都是欧美作品。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对号入座,任何类型的写作,大量的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于长篇和短篇小说的不同特点,《写作课》有一个章节的单独讲解,除了基本的概念,主要以运用知名作家的作品为例,介绍其具体创作方法和赏析。

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初学者在创作之初,很容易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真实人物和事件放到自己的作品中以此获得创作素材。但是艾丽斯强调这样不仅容易束缚作者的想象空间,也容易使得人物形象变得单一。我们自身经历的人和事,未必就是事实全部的真相,很容易因为自己的感情驱使而片面化。

好的小说,人物和情节都具备多面性,不应该是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正如《权利的游戏》里面人物众多,贯穿全剧的人物基本都会有一个转变过程,不会无缘无故变好变坏,或者变得更强大。詹姆.兰尼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得那么坏,龙女不是从第一季开始就女王气场十足,史塔克家族得二丫,三傻最初也都是懵懂天真得小姑娘,经历一系列得磨难之后才愈加成熟。此外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也会成为小说的加分项。

其次我们思考的不应该是怎么认为自己塑造的角色,而是我们想要创作怎样的角色,即使是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人物类型,并且还要设想角色的性格和感情会做什么样的事情,产生什么样的结局和命运,人物的刻画需要行动去支撑。对于边缘化人群,如残疾人,同性恋患者等,更多的是聚焦他的普通人性,而不是其特殊性。

我们而今经常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听到人设这个词,人物的形象和个性是虚构的,但是人物的活动却要符合客观常理还有角色本身的特点,并且要用心感知,而不是胡编乱造。读者平时可以有意无意在生活中多多观察周围人的特质和细节,锻炼自己的洞察力。

情节

读者很容易将故事和情节区分不开,《写作课》有一个例子清楚的描述了两者的区别。

故事: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

情节:国王死了,王后因哀伤而死。

情节的创作同样需要符合客观事实和常理,并且与塑造的人物有一定的关联性,正确运用技巧可以使得情节变得更加吸引人。作者艾丽斯指出,对于情节来说,谜团很重要,需要动用一系列类似伏笔,暗示,转折,重复强调等吊足读者的胃口和好奇心。

相比较真实的生活,小说的情节创作可以有更多的巧合,误会,麻烦和冲突,“问题层出不穷,故事越好看”。

同样的,创造冲突也必须符合客观世界的常理,我们常常喜欢痛骂电影电视剧狗血的剧情,荒诞的人物,就是因为这些情节在生活中不符合常理。试想,拥有迷人外表,性格温善的妻子,老公却出轨小三,且小三不仅丑还身材差,脾气火爆任性刁钻,就太不合理了,但如果你说小三是个富豪千金,且有大笔遗产要继承,读者就可以理解了。在这里就不得不提我们小时候比较熟悉的作家,欧.亨利,他的作品就是具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笔者在创作之前最好构思出作品的主题,长篇小说一般还会有一个故事大纲,先构思出主要情节,围绕着主要情节,去创作其他的次要情节。否则,整个小说会显得杂乱无章,读者很容易失去头绪。引用原文的话,“小说作家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而不是为现有故事井上添花。“

描写(语言和叙述方式)

笔者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语言去呈现整个故事,而不是一味的以一种叙述方式,如所有的事件都是在直接叙述,而没有具体的描写,或则过分夸张的描写所有的事件,使得故事显得凌乱冗长。该省略的地方大笔墨描述,该留悬念的地方却只字未提,使得结尾过于突兀。

有的作者会花大量笔墨描述人物的心理,但是人物的心理也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来描述,读者完全可以自己去判断和摸索。人物特质和情节发展,需要的是顺其自然的描写和叙述,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过分的直白和夸张,越是抽象的感情越需要具体的描写。

笔者最好重点去关注那些在现实中产生客观影响的事件,而不是改变了主观感受的事件。寻找到符合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的对象,将笔墨花在需要的地方,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暗喻,夸张,运用恰当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不当反而显得累赘。

风筝与线,自由和控制

小说创作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文章更加自由,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的想象空间,也因此创作者很容易跑偏,常常天马行空,却不符合真实世界的最基本常识。拿西游记来说,虽然书中的人物大多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但是他们被冠以人的思想和性格,所以行为习惯和做事风格也必须符合角色本身的特点,孙悟空再神通广大,也知道有些事自己做不了,还需要各路神仙的帮忙。猪八戒再好吃懒作,他还是会乖乖听师傅和师兄的话,出去要斋饭。而不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去做。

读者不是傻子,他会通过自己的认知去做判断。你的小说语言再优美,如果硬把生活在寒带的企鹅和北极熊塞在中国的国土上,也必定会是贻笑大方。《写作课》中艾丽斯把小说创作比喻放风筝,作家需要在放任和控制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总结起来,就是自由写作,但不要忽略常识。无论是人物和刻画,还是情节的描写,在自由发挥的前提下,也需要兼具理性和常识,感性和想象力会使文章更具备生命力,而后者则是为了避免错误,更加真实。

《写作课》作者艾丽斯用大量笔墨叙述“风筝“和”线“的关系,她在这里提供给读者的方法是:”先放任情感自由挥洒,再用理性梳理调整。”

阅读

阅读的作用有很多,一个小说作家在动笔之前,相关内容的调查研究和扩展阅读至关重要。除此之外,通过大量经典的小说阅读,笔者也可以寻找和借鉴大师的创作套路和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写作技巧是一个无意识积累的结果,作者艾丽斯并不主张,为了写作技巧而阅读,或者去报大量的写作学习课,了解和学习一些创作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这并不会帮你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对于小说家而言,阅读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创作经验的获取,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对自我修养和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也因此,阅读需要更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对于经典作品,深度阅读和思考至关重要。

同样的《写作课》这本书,对读者而言重要的不仅是其中的技巧和方法,还在于发现自己创作中的问题以及对小说创作的理解和感悟,如果你因此开始对些小说感兴趣或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小说家的洞察力和创作力,并且像作者一样,并非专职作家,但即使遇到各种问题,也打算坚持快乐的写下去,那大概才是此书最大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