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2018-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山蓝水浅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浮生六记》
玩过单反的人都知道,在拍摄星空的时候是很忌讳灯光的,感光能力会决定你所拍出照片的样子。
人眼也是有感光度的。
眼这是终南山太乙峪的进峪山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只能看见一排路灯和农家乐。
眼没有灯光的时候,山,白云,星星开始出现在人的视野里。
人是有趋光属性的,霓虹、路灯、不夜城,不是为了驱散夜晚,而是驱散黑暗,而光,代表了一种安全感。
大部分人只愿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事物,所以触手可及的光芒很容易让人不自觉的趋之若鹜,并且深信这就是世界的样子。对于灯光之外的视界,那里充满恐惧,让人潜意识里就不愿意接受。从这个角度说,人和灯下萦绕的飞蛾蚊虫并无太大区别。
其实黑暗的恐惧来源于想象,因为未知。人眼的光感变化是出于自我保护,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黑暗和强光都需要适应。若处在灯光的羽翼之下,灯光之外的一切都将隐遁在茫茫黑暗里,认知也被局限于一隅之地。当试着脱离灯光的范围,真正深处黑暗,恐惧反而消失了,反而能看到皎皎明月或灿烂星河,那才是真正的千古不磨之光,是万物的讲堂。
生命的视野可以因此拉宽拉长。
人若能看到更多宇宙的秘密,世界一定会揭开面纱,与之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