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鲽鹣——第4章读书
从海天家出来已经不早了,也许是因为紧张,韩青突然感到饿了,肚子发出声音,从来就是这样,只要饿了,就会叫,还好,刚才没有,要不太尴尬。前面不远是上海食府,进去好好吃一顿,快一个月了,总算没白等,关键是还可以来还书,开心当然要犒劳一下。
一盘翡翠虾仁 ,一碗阳春面。上海食府的翡翠虾仁特别脆,虾仁拌好了一定要冷藏一到两个小时,阳春面的汤好鲜,韩青认真地吃,面条卷起来,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和自己嘴的大小匹配,放进去而不是吸进去,她一向认为食物的味道一定需要认真才能体味。很多人都喜欢大家一起吃饭,韩青却喜欢独自一人不说话慢慢吃,生命是连在一起的,食物也需要被尊重。
回到宿舍躺下就睡了,做了一夜的梦......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40多亿岁的地球,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人类,不过是眨眼之间。
梦中地球被冻住了。就像地球刚开始形成那样,是一个大大的冰冻的球。冻住了就不可能是瞬间,在被冰冻的地球表面,奇怪的是地球是透明的,好像走在大气层之上,她边走边看,不,是飞在上面俯瞰这个透明的球,一朵开得满满的紫阳花,一片茉莉花田,正要跳出水面的调皮的小鱼,正在吮吸花蜜的蜂鸟,凝固的笑容,恋人温柔无比的眼神......
突然,起风了,韩青旋转着跌落下来,扑扇着一只翅膀 ,原来只有一只,内心一阵惶恐,怎么办?一直往下掉 ,满头大汗,睁开眼睛,这是梦吗?内心无比孤独。
反正也睡不着了。韩青捧起了,从海天那里拿回来的那本书。
“”永恒轮回之说从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远消逝,就不再回复,似影子一般,了无份量,未亡先灭,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都没有任何意义。”。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压倒一切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一遍、两遍、三遍 ,韩青看了三遍,除了上面那些难以理解语言以外,她好像什么都没有看明白,不过在她的认知范围,她看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偶然:
1.女主人公特蕾莎住的小镇有人得了脑膜炎,需要一位医生。
2.男主人公托马斯所在的医院有一位特别擅长治这个病的医生,但这位医生那天犯了坐骨神经痛,动弹不得,就派托马斯到小镇上去治病。
3.托马斯代替这个医生到这个小镇出诊,要找一家旅馆住宿,镇上有五家旅馆,托马斯选择了其中一个。住进来之后,托马斯饿了,他选择在这个旅馆的餐厅吃饭。
5.这个餐厅里有很多的服务员,但是恰好是女主人公特蕾莎给托马斯提供了服务,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6.托马斯诊治完病人以后,距离火车出发的时间还有点儿长,他就在街边草地上的一个长椅上开始看书打发时间。特蕾莎的家就在这附近,恰好她在回家的路上经过长椅,他们又见面。
7.他们都喜欢看书。
偶然,这一切难道真的偶然吗?难道不是像自己一样创造出来的偶然吗?
突然,韩青觉得自己和女主角有了共鸣。阅读,好像大部分的人都在读和自己有共鸣的部分,换句话说,读书都在书中去读到了自己。而书,冥冥中,韩青感到书能给自己创造众多的偶然?......
说到读书,韩青是真的爱,为什么会爱?从小父亲就爱读书,小时候她身体不好,经常打针,那时候的青霉素钾特别疼,父亲就说,如果打针不哭就可以得到一本小人书。每次打针,她都会含着泪不停的问“好了吗?还有多少?”但是眼泪从没掉下来过。
韩青爱读书,因为一岁半父亲就教她认字、写字,到三岁半,她已经会认两千多汉字,几百个英文单词,还会写信。但是这些对韩青来说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她喜欢文字,她认为中国的汉字很神奇,就像是画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有无限的想象,文字的组合也会有神奇的体会,更特别的是“改字”,把字改了再赋予新的含义。真是特别好玩儿。例如在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有一块牌匾,其中“风流宛在”——“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

据说“风流宛在”的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
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太有意思了,如果和一个人能玩儿这种心灵相通的游戏,那多有意思,就不至于一个人玩儿了。
外表沉静的韩青其实内心藏着些许不安分,她总喜欢新的东西,喜欢新的玩法,在她眼里,“好奇心”这个词更加神奇,爱因斯坦就讲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而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好像跟这个世界的人的交流都有点不和谐。
没人玩就只能自己玩儿,但是孤独总是在的,孤独的人并非喜欢孤独,也许他们看到了,也承认了自己只有一只翅膀,于是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只翅膀,为此哪怕飞蛾扑火,哪怕是浴火重生。而寻找的过程一点也不孤独,用“精彩”一词都难以描述。
看完书,发完呆已经天黑了,肚子又叫了,于是韩青迅速记下海天家的书:《象棋》《人类群星闪耀时》《战争和人》《西方哲学史》、《我的哲学发展》、《幸福之路》、《自由之路》、《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约翰克利斯朵夫》记不清的就记作者名字:萨道义、柏林、马克思韦伯、尼采、鲍曼、哈萨克、萨特...... 记不清了。
在韩青的意识里 ,终其一生去寻找翅膀的人,已经有了像猎人一样敏锐的嗅觉,那个有着重重的黑沙发的地方,一定会有收获。而一个优秀的猎人除了灵敏的感知能力以外,还需要等待。而猎人与猎物是两种视角。猎物眼中看到的,要么是自己喜欢的,要么是自己不喜欢的。猎人做的,就是给猎物喜欢的,或者猎物不喜欢的。 也许吧,韩青又发呆了,好饿,猎人的体力也很重要,突然想吃牛肉,猎人一定是吃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