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48流浪歌手之家

一路走走停停,有钱就去游玩,没钱就去卖唱卖画。
呆腻了,就沿着铁路走到下一站。
不知不觉,大半个月过去了,我们从贵州,来到丽江。
丽江古城是我们走过的地方最大最美的,住宿也是最贵的。
在米线馆吃完饭,我数着我们所剩无几的钱,盘算着离打道回府还能撑多少时日。
L老师倒是心大,往椅背一靠,眯着眼睛,专心地调试着琴弦,似乎在创作一首新曲。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过来找我们碗收走。
看见L老师在试琴,她坐了下来,轻轻地跟着旋律哼唱。
L老师正在遇到关卡,听到小姑娘的哼唱,像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样,让她再哼哼,他手上不停地写写,弹弹。
两个“孩子”一下子玩到了一起。
二十分钟功夫,L老师把曲子写成了。
他从头到尾弹奏了一遍。
歌曲轻快灵动,让人不自觉地想跟着摇摆起舞
姑娘开心地拍着手,因为长年生活在高原的气候里而长得红扑扑的脸蛋,衬着一口分外洁白的牙齿,分外娇俏。
她说,她叫阿朵。
:“老师,你也是流浪歌手吗?”阿朵问L老师。
:“我们.........."L老师刚想解释。我快速捂住他的嘴。
:“是,我们今天刚到丽江。小姑娘,你知道哪里可以投摍的吗?我们的盘川不太够了。"
小姑娘明显对于像我们这种捉襟见肘的流浪歌手,见惯不怪了。
也难怪,这里是丽江,全中国流浪青年最多的地方,摇滚的摇蓝。
她指着斜对面街一间挂着”歌哈“牌子的酒吧说,:”呆会儿你们去那儿吧,我师傅也在那里。“
:”那里是.....?"
:“那里有很多流浪歌手,每天晚上那里都有很多人。你到了那里就知道了。老板肯定喜欢你刚才写的歌的。”
L老师一脸蒙圈。我则是绝路逢生。
果然,傍晚时纷,我们到“歌哈”,已经有好向个乐手在前面排队了。
穿着黑背心,双臂纹身,打着耳钉的老板,身体非常强壮,叫“铁锹”。
听说以前也曾是个摔跤手,后来在这里开了家酒吧。
鼓手和贝斯手是铁锹伙计,还有两个黑金属风格的和音歌手。
每个歌手,轮流上台,演绎一遍自己的歌。
前面的歌手都扯着喉咙喊的重口气风格。
轮到L老师。
他的歌是清新风格的,婉转清丽,温柔磁性,现场弹奏一片后,大家都竟然一愣一愣,好像这里好久都没有出现过如此清新出尘的民谣了。
而大部分都聚了满肚子的怨气的重金属。
现场爆发了掌声。
铁锹当场宣布,今天晚上的主唱,由L老师担任。
其它歌手也无不服,自发鼓起掌。
夜幕来临,歌哈这家“流浪歌手”的乐园。
人头攒动。
有慕名而来的游人,有歌探,有流浪者,有消愁的人,有失意的人,有单纯欣赏音乐的人。
如梦如幻,歌舞升平。
烟雾缭绕中,位于舞台中央,手抱吉它闲坐的俊朗青年,时而低吟浅唱,时而引颈高歌,灯影交替,看得人意乱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