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

语言的力量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195人  习凤教练

过年这段时间,大家相互拜年,免不了聊起了孩子。朋友家孩子今年初二,说是假期一结束就要考试。

她的女儿成绩还是不错的,但也经常被我朋友谦虚的表达——不咋地,粗心,一般化。

其实她不知道,如此的描述,在孩子内心里植入了不被认可的心锚。

我们希望孩子满载本领,展翅高飞,很多时候又在无意识中用这些口头禅奚落他、打击他、挫败他,天底下,真是没有比父母更矛盾的了。

知乎上有人问:被父母骂得想自杀是种什么体验?

有个回答:在我伤心难过得哭到虚脱的时候,父母却看着我说「发什么神经」除了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据某项调查,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6名在看守所的少年犯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爸妈在我12岁时离婚,我妈每天骂我,经常让我去死」

「说我没用,说我是个废物。」

「从来都没夸过我,骂我最多的就是猪脑子,猪脑子。」

让他们感觉伤害最深的词是:猪脑子、废物、就知道吃、丢人、是人都比你强、怎么不去死!

最后,他们把这些语言变成了犯罪的武器:枪,斧子,水果刀…被不停羞辱、否定、讽刺、挖苦、蔑视的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大窟窿,盛放着破败不堪的灵魂,胁迫他们用偏激的方式发泄创伤和屈辱。

父母的态度里,真的藏着孩子的未来。心理学上说:坏会比好更有力,更难忘。

那些负面的情绪、情感和记忆会比正面的影响更大。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从内心到语言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真诚的肯定。

这些孩子爱听的口头禅,父母们不妨多说说:

正面鼓励

「相信自己,你没问题的!」

「试一试,成功不成功都没关系!」

「多做几次,会越来越好的!」

给予尊重

「你既然想好了,爸爸妈妈支持你」

「爸妈尊重你。」

「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感同身受

「这次没做好/考好,你心里也不舒服吧?」

「我知道你的感觉,它叫愤怒/难过/失望/不舍,我也经历过。」

「如果你想哭,别憋着,哭一会儿吧!」

交出选择权和决定权

「这件事,你自己来决定就好了!」

「你可以选择……或……」

给孩子中肯的建议

「我爱你,但不喜欢你这么做。」

「如果再耐心点,相信会更好!」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塑造,目标永远不是完美,而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会说话的父母,孩子基本不会差。因为从小被爱,就是一辈子的铠甲。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从自己做起,影响好下一代。

与各位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