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一本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学习

《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节省时间是谋杀

2015-11-08  本文已影响2432人  米芙

德国作家又一次闯进了我的生活。上一本记忆犹新的德国作品是帕特里克·聚斯金德1985年写就的《香水》。小说中,残忍利用少女制香的主人公,历尽了人世间满溢的虚伪、贪婪与淡漠。德国作家埋伏于现实中的狂想、暗藏在冷眼中的浪漫第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个北京早雪的秋天,我又遇上了《毛毛》。米切尔·恩德1973年的作品,同样是德国作家,同样是一个不真实的故事。它延续着前一部德国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温柔地扯碎了太多人赖以生存的现实,重新涂抹出一个新的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毛毛,出现在一个古代文明落寞、现代文明新起的时代。这个不知来处不知去向的穷女孩儿,寄住在一座古老的石砌剧场里。她的生活全赖邻居的好意,与此同时,她也给邻居带去了幸福的奇迹:在她默默的倾听下,人们总能吐露真情,让矛盾引刃而解;或是萌生新奇的想法,解决棘手问题;有她在的时候,孩子们想象的世界变得真实可信,游戏的时间也愈发生动有趣。

小城平静喜悦的生活好比屯满了芝士的仓库,引来了四处张望的老鼠。身着灰色制服的时间盗贼悄悄走进城,以“节省时间、存储返利”的名义,把人们的生活困在繁忙和无趣中。

“时间银行”的灰色业务员成功劝说了小城的第一个客户。“费加罗先生,你有一家普通的理发店,除去你正常的吃睡时间,你的人生已只剩一半。你浪费时间和客人聊天,你浪费时间陪伴母亲和心爱的人,你浪费时间遛鸟,你把剩下的时间都浪费了,于是你什么时间也没剩下。你根本不会有时间去过你想过的生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若你存下时间来,我们会双倍奉还,好让你实现你的生活理想。”

这番说辞似曾相识。

翻看时间管理书籍的时候,我的脑袋也装过类似的想法。我们做事的时间总是不够,所以要拼命省、要争取提高效率、要奋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每件事。可是,为什么时间总不够用?省下来的时间又要用来做什么呢?

这些问题打得人心下茫然。

这时再回看《毛毛》里作者对于理发店主的描述,便觉得格外讽刺:费加罗先生抱怨着自己的人生碌碌无为,但他事实上很享受那些和客人随意聊天、意无所指的时间;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一件失败的作品,但他也并不真正知道正确的生活长什么样,只模糊地以为那种生活多半跟主流杂志中出挑光鲜的形象有关。

作者一不小心就揭穿了我内心的“费加罗先生”!平庸是多么叫人沮丧和厌倦啊,尤其我们还身处这个叫人“成功”叫人“奋斗”的时代。平庸更叫人害怕,它好像一个诅咒,把人的存在变得没有价值:活着没有功名,死去了无痕迹。为了摆脱平庸,我是不是也该去实现某个生活愿景呢?

若我清楚知道这个愿景的样子,我为何不现在去实现?若我不知道这个愿景的样子,却依然执着于为某个未来节省着时间,那我又将现在的时间置于何地呢?于是,我的每个“现在”都变成了一个干瘪的“过去”,只因我满心追逐着一个空幻的“未来”。

故事里的费加罗先生也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进了时间盗贼的圈套。“时间银行”的业务员规劝费加罗先生节省时间,并将其用于打造“心向往之”的美好生活。费加罗先生接受了这个提议,但可怜的费先生不知道:过去的他或许平庸但至少快乐,可此后的他却连快乐也一并失去了。

渐渐地,时间盗贼们说服了全城的人。人们纷纷开始向“时间银行”存储时间,再没有人愿意拿出时间拜访毛毛了。毛毛的住所变得冷清,而她的邻居们也变得越来越不快乐。某个偶然的瞬间,毛毛得知了时间盗贼的黑暗计划:他们偷偷霸占了人们节省下来的时间。换句话说,那些省下来的时间,再也不属于他们原来的主人了。

正如耳朵是用来倾听、眼睛是用来看一样,我们的心是用来感受时间的。天地自有无量寿,时间也没有尽头。好似清风拂过水面,我们的心随着时间的前行一起一落。心喜或心痛,时间都跟着我们走。当我们彻底放弃了当下的感受、心渐渐麻木时,时间也会从指缝间悄然流过。倘若我们听不到心的回响,那此刻的时间也就自然不再属于我们了啊。

又有什么样的浪费比得上这样的浪费呢?不曾被用心体会的时间只会自顾自地远去,存不下来也要不回。原来,节省时间的念头会给人带来不治之症。“现在”不再被享受或感激,只是应付,只为了省给未来。慢慢地,每一刻都无有喜乐悲苦,每件事都叫人觉得无聊,每一段生活都叫人觉得失望。“这种疾病有个名字,叫致命的无趣。”

故事的结尾自不必说,毛毛在“时间博士”的帮助下顺利赶走了盗贼,找回了人们的时间。虽然故事是人编的,写的却是真切的生活。呐,当听到“快做完这个,节省时间,好去干什么”的叫嚷时,我总算知道,这不过是有人眼下的生活又被谋杀的声音。

中饭收到一个朋友赠的福饼。它说:叫我们快乐的时间才使我们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