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未来学习 - 读《认知学徒制理论与实践》
谈到学习模式,脑中闪过的是两种,一种是学徒制,一种是学校制。
学徒是师傅带徒弟,适合于那种身体类训练,比如烧菜、开车;学校是老师教学生,适合认知类的训练,比如语文、数学。
学徒制成长速度更快,从小工到专家,学校制适用最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而又各有局限,学校制是知行分离,知识难以运用,常常为了考试而学习。学徒制成本高,师傅辐射的学生有限,不适合认知类学习。
这本《认知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前沿学习理论的综述,介绍了全新的模式:认知学徒(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
认知学徒是认知科学家柯林斯等人运用认知科学的全新发现,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吸收了学徒制的有用部分而形成的。
认知学徒是以学徒的方式来进行认知类学习,特征包括:聚焦实践、呈现思维、深度学习、自主探究。
聚焦实践
学生如果不能参与阅读、写作和数学等领域的真实实践,他们就不会发展成为有技能的读者、作家和数学家。
认知学徒首先吸收了学徒制的优点:学生在被认可的情况下,从边缘参与到中心参与。
这是莱夫和温格1991年在《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提出,学习不是为了一个象征性的目标(比如证书),而是为了完成任务。
学习是从相对容易、出错后也不会付出太大代价的技能开始,从边缘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教”看起来不是最核心的,学徒所学到的不是来自教者的教,而是来自于对他人工作的观察。
学习与工作实践不可分割,学徒长期正式参与工作。由于这种正式性,很少使用测验、表扬或批评,对能力的评价是在工作场景中自然、持续地进行的。学徒主要是通过与其他学徒的相互关系来学习,学徒在与能干的他人及情境的互动中获得知识。
全职工作是最普遍的边缘参与,除此之外,开源社区,网络共创都会出现边缘参与的机会。
认知科学近二十年研究发现:学习不要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学习,而是在情境中反复交织、多个主题学习。比如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一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好的衣服。这就是学习科学日益主流的观念:从“情景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
呈现思维
学徒制的缺点是教的过程会被隐藏,要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观察,来获得成长。认知类学习相比于身体类学习难以观察,需要将思维可视化。
认知学徒中提供了很多方法,来呈现思维,包括示范、指导、反馈,最著名的工具是脚手架。
脚手架原本指砖瓦工、画家或旷工在高于地面的地方工作时的临时支撑平台,在教育领域指学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进行高于自己能力层次的学习时的一种支撑结构,是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学习的最小行动。
脚手架是一种学生教师的协作活动,去解决简单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早地承担尽可能多的任务。比如用来促进写作的卡片,用来教授滑雪的短滑板。
脚手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第一: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小型任务,在过程中引出反馈,并不断调整教学;第二:同伴相互演示一些特定技能来为彼此提供帮助,如找资料、商议解决方案等。
当学生能独立完成任务后,脚手架就应该被拆除。
在拆书帮,提供了有一整套师徒共同参与,晋级打怪的任务,一步步发展自己为学习促进者,这是脚手架的设计。
在认知学徒中强调参与,这是具身认知的体现,身体体验会对认知产生影响。
深度学习
传统教学专注事实、概念等领域知识,忽视策略知识。
策略知识能帮助解决真实问题,分为三类:一类是问题解决策略,是具体的行业技巧;第二类是任务控制策略,是监控、诊断、矫正的元认知能力,第三类是学习能力,学习以上知识的能力。
但要学习效果持续,必须获得策略知识,需要掌握学习能力,越上层的能力越牢固,未来的可迁移性也越强。
仅掌握领域知识并不足以驱动成长,因为聪明的人只有被告知要如何做的情况下,才会表现优异。
深度学习的抓手是反思,认知科学家舍恩把反思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在实践中清晰表达思维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一类是置身事外,来分析自己的行动,称为关于行动的反思。
带了了两层反思路径,第一层反思得到行动策略,清楚知道自己怎么做,第二层反思是站在更高的地方去反馈自己的行为本身,定位并调整主导变量。
前者获得第一序改变,改变方法,但对复杂问题,常会陷入悖论。后者获得第二序改变,改变习惯,会带来长期的改变。
我在机器猫的读书修行中谈到了自己的改变。第一序改变,想到的是更好的知识来源,更先进的学习方法,不过这个也就短期缓解,长期反而会越来越焦虑。第二序改变是定位到学习的主导变量:输出,而不是输入,把时间投入到输出上,就解了。培养出好习惯,通常会通往第二序改变。
第二序改变是不容易的,大多是需要在第一序改上踩坑才会到达。记录并反思就很关键,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是深度的学习。
自主探究
在认知学徒中强调学习者的自主,通过构建实践共同体来达成。
实践共同体是指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参与者针对专长所涉及到的技能进行积极交流,并参与实践这些技能。共同体中包含着学习者和专家之间的密集交互。
实践共同体是学生跟老师共同组成的,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去完成一项任务,在过程里面通过交互来进行,不仅仅是教学的关系,而且非常鼓励合作。
在实践共同体中,鼓励合作而不鼓励竞争,认知学徒刚提出时曾鼓励竞争,后来被取消了,因为有证据表明,竞争性情境会抑制而不是激发学生的动机,更多鼓励鼓励合作,能促进大家的成长和提高。
而实践共同体会促进最后一个构件的发生,学员的清晰表达。
言语表达有助于迁移,通过清晰表达,学习者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外显,这样共同体成员才有互动的基础,去提炼和拓展理解。清晰表达可以通过各种策略相互交织来进行,包括讨论、演示、演讲和书面及其他作品的交流等。这篇文章是我自己的一次清晰表达。
有目标、有伙伴、有支持、有输出,通过搭建系统来学习。
学习的螺旋
认知学徒是伴随第二次认知革命和第二次教育革命而兴起的尝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模式,能促进学习者高级思维技能的获得和知识的迁移,目前共发展出了17个构件,而这些构件又形成了一个整体。
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实践共同体的支持下,通过一层一层的脚手架搭建,形成示范、反思、探究、清晰表达的学习螺旋。
我整理了一下要点:
认知学徒是一种在情境中反复交织多个主题的学习方式。
-
和传统学徒不同,不是融入工作,而是有课堂的形式和设计。
-
和授课不同,老师不是权威,学员是主角,没有测试,不鼓励竞争。
-
和行动学习(比如拆书法)形式接近,但情境不能虚构,要真实。
在用户体验角度,用脚手架支持胜任、用反思激发自主、用实践共同体提供归属。
缺点是:
-
太复杂,17个构件,还有大量背后的理论,还要融合,对课程设计要求高。
-
学习成本高,有固定学习目标,无法为每位学员定制。
-
适用有限,已有实践看,是在升级课堂教学,对成长等通识能力涉及较少。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每个构件都有认知科学的发现支撑,而且不断修订和完善。
认知学徒带来我一种全局感,一个思考未来学习的框架,我会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还有,知道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认知学徒的价值在于教,老师不是权威,而是参与并促进学员的主动。认知学徒的价值也在于学,运用认知的情境性、具身性、系统性来学习。
这篇文章一次对未来学习的透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先搭建认知的框架,再用生活来注入细节和鲜活,不断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