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读书读书原创联盟

小秋读书:觉醒的方向

2019-03-04  本文已影响7人  秋天净虚

       这个假期,在家,在书,在经,在心。这几天虔心捧阅的是《大佛顶首楞严经》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略论》。

       有言: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世间糟粕书。正荣师兄年前赠我的《大佛顶首楞严经》,起初的阅读,也就并非因为求道,仅仅是想一窥她文风的华美庄严。

       这一段时间在经过叶曼先生的讲解阐释之后,这经典又岂止是华美辞藻的外在,那绝妙的无上甚深包罗万象,把佛教从认知世间法到修行,修行遇到的障碍和方法都一一包含在内,暗地里不免也一一对照自己的理解和修行,七处征心,十层显见,如对圣容,亲聆圆音。

        因为佛法,因为修学《道次第》,我的人生在改变,我的世界也随之改变。今年五月回西园的那些个早晨,静静的小院内,导师的声音透过般若堂的长窗,若隐若现的飘荡在空中,让整个院落充满了清澈而通透的气息。晨光中,不时有远道而来的求法者伫立窗外听讲,浑身都散发着令人动容的法喜——这就是佛法所具有的力量吧。也是在那几天的学习中,那个与西花园毗邻的小院,不时有游客的喧哗传过来,那些夹杂在法音中的市声,彼时曾让我深深遗憾。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要面对的现实呢?在这条学佛的路上,有干扰,有诱惑,有种种不期而至的意外,我要靠什么来坚守,来面对,来解决?这两年正是是《道次第》给予了我的步步向前的引导,给予了我不再退转的力量。

        人生寥寥,能有几十年?

       如果仅仅停留在生活生存层面真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不管在这个世上活得多热闹,也终归都要离开,到那个时候,我们死往何去?正如禅宗所说的“大疑大悟”,这两年我不断对自己的生命重新审视,对自己长期形成的错误观念重新审视:这个色身究竟是不是我?我的种种想法和观念究竟是不是我?通过这种追问和寻找,直接追溯生命的源头,这样的“疑”慢慢让我明了: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生命是没有长度的,不了知“我是谁”的生命是没有宽度的,没有长度和宽度的生命是不值得为之倾注全部精力的。

       古圣先贤的慈悲和智慧是无限的,我能领受到多少不是取决于佛菩萨,而是我自己内心开放的程度和对佛法的坚定,坚定的朝着彼岸觉醒的方向。(2016、10、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