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莫尔的《乌托邦》1
托马斯.莫尔爵士论为人比埃拉斯摩可敬佩的多,但是从影响看地位却差很远。莫尔是人文主义者,但也是个潜心深诚的人,他在牛津大学时着手学习希腊语,这在那时候很不寻常,因此他被人当成对意大利的不信者表好感,叫当局和他的父亲大为不满,他于是被牛津大学开除。随后他迷上卡尔图斯教团,亲身实践极端的苦行生活,寻思加入这个教团。正当这时,他初遇爱拉斯谟,分明是因为爱拉斯谟的影响,他执着没有走这一步。莫尔的父亲是个法律家,他决定也从事父亲的法律职业,1504年他做了下院议员,带头反对亨利七世增课新税的要求,在这事上他成功了。但是国王激怒得发狂,他把莫尔的父亲投进伦敦塔,不过罚款100磅后,又释放出来。1509年,英王逝世,莫尔再操法律业,并且得到亨利八世的宠信。他在15 14年受封爵士,被任用参与各种外交使团。亨利八世屡次遭请他进宫,但是莫尔总不去,最后国王不不待邀请,自己到他在彻尔西的家中,同他一同进餐。莫尔对亨利八世并不存幻想,有一次人家祝贺他受国王的爱顾,他回答: 假使我莫尔的人头真会让他得到一座法国城池,这颗头准得落地。
武尔济倒败时,国王任命莫尔为大法官来接替他。和通常惯例相反, 莫尔对诉讼当事人的馈赠一概回绝。他不久就失宠,因为亨利八世为了取安.布琳决议离弃凯瑟琳,莫尔坚定不移地反对这桩离婚案,他于是在15 12年辞官,莫尔去职后,每年仅有钱100磅,由此可见,他在任时的刚直清廉。尽管莫尔与国王意见不合,亨利八世仍旧邀请他参加他与安布林的婚礼,但是莫尔不接受邀请。1534年,亨利八世设法让国会通过至权法案,宣布他是英国教会的首领,在这项法案之下规定必须做一次承认至全宣誓,莫尔拒绝宣誓,这只是近似叛逆,罪不该死,然而又凭着极靠不住的证词,证明他说过国会根本不能让亨利当上教会领袖的话,按这项证据,他被判成大逆犯,斩首处决。他的财产移交给伊丽莎白公主,公主把它一直保存到她逝世的一天。
莫尔为人们记忆,几乎全由于他写的《乌托邦》,乌托邦是南半球的一个岛屿,岛上一切事都做得尽善尽美。曾经有个叫拉菲尔西施洛德的航海人,偶然来到这个岛上度过5年,为让人知道该岛的贤明制度才返回欧洲。
在乌托邦,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所有东西尽归公有,因为凡存在私有财产的地方,公益就不能振兴。离了共产制度,绝不会有平等。在对话中,莫尔提出反论说,共产制会使人懒散,会破坏对官长的尊敬,对这点拉菲尔回答,若是在乌托邦中居住过的人,谁也不会讲这话。
乌托邦中有54个城市,除一个是首都外,全部仿同样格局。街道都是20英尺宽,所有私人住宅一模一样,一个门朝大街,一个门通庭院,门不装锁,人人可以进入任何人家。屋顶是平的,每隔10年大家调换一次房屋,这显然是为了杜绝占有感,乡间有农场,每个农场拥有的人数不下于40个,包括两名奴隶。各农场由年老贤达的场主夫妻管辖。雏鸡不由母鸡服孵在孵化器里孵化。所有人穿着一律,只是男子和女子,已婚者和未婚者的服装有所不同,衣服式样一成不变,冬装和夏装也不加区别。工作当中穿皮革或毛皮制的服装,一套服装经用7年。他们停止工作的时候,在工作服外面披上一件毛织斗篷,这种斗篷全一样,而且就是羊毛天然本色的。客户裁剪自家的衣裳。
一切人无分男女,每日工作6小时。午饭前三小时,午饭后三小时,所有的人都在8:00上床,睡觉8小时。清晨起有讲演,虽然这种讲演并不带强制性质,大批人还是去听讲。晚饭后娱乐占一小时,因为既无闲汉也没有无用的工作,6小时工作已足够。据说在我们这里妇女、祭司、富人、仆役和乞丐,一般都不干有用的活,并且因为存在着富人,大量劳力耗费在生产非必须的奢侈品上面,这一切在乌托邦里都避免了。有的时候发觉物质有余,官长便宣布暂时缩减每日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