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餐饮互联网思维交流学习中国特产文化

「初食·家乡味」之广西百色篇:你有歌我有酒,那坡县里有故事!

2018-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NB物语

我们总以为幸福在光阴的对岸,却未曾察觉它早已淹没在流年中。幸福的味道是自然馈赠的礼物,得到它的不是期待,而是在发觉后的尽情享受!

[初食·家乡味]——还原最初的味道,走进你的家乡——广西那坡县。

那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桂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余脉,六韶山南缘。山路蜿蜒,诸峰叠涌。贫隐深山,却富藏独特民俗、风情古韵。

“那”在壮语中意为“水田”,而那坡即是“坡上的田”,以“那坡”作县名,除了是对那坡大部分田地都在山上的真实写照,还表达了那坡人民对田地的珍惜和眷恋。农耕时代,那坡各族群众以“那”为本,凭“那”而居,靠“那”而穿,赖“那”而食,依“那”而乐,演绎了多姿多彩的“那”文化。

黑衣壮古朴人情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以“黑”为美,以黑作为穿着和民族的标记。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境内,共有9975户人家,5万多人,占那坡县壮族人口的32%。

银饰文化

黑衣壮妇女佩戴的银项圈,两边都制成鱼形状,有如双鱼对吻。双鱼对吻银项圈是壮族妇女婚嫁时的必备之物,说明黑衣壮有鱼图腾崇拜的信仰。现代黑衣壮居住的环境是缺水的石山干旱区,人们相信人死后变成鱼。黑衣壮佩戴的双鱼对吻银项圈,是崇拜鱼文化的遗风。

服饰文化

黑衣壮的衣裤套裙别具一格,为广西其他壮族地区所少见。这种着装显示出立体层次感,人也显得活泼秀雅。黑衣壮妇女所戴的双角形头巾,也是外地壮族服饰中所罕见的。以崇尚黑色为主题的审美意识,构成了黑衣壮独特的区域服饰文化。(妇女们的穿戴全靠自己巧手一针一线缝制而成。)

“壮族三月三、那坡风流街”

每年四、五月举行边关民俗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以其绚丽的民族服饰,优美的舞蹈,充分展现了那坡县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活动内容有传统民族体育竞技活动、中越山歌会、山歌擂台赛、篝火晚会、民族民俗展示、斗牛、斗鸡、斗鸟等,南疆边城壮乡的民俗文化魅力十足。

彝族“跳弓节”及“祈雨节”

彝族在那坡县有两个支系,分别为白彝和红彝。传说是有一位彝族的祖先,在保卫疆土的战斗中被敌人围困时,想出以竹制箭的方式奋起反击,获得全胜,从此,金竹成为白彝的吉祥物,每逢经历四月初十,白彝就举办盛大的祭祀金竹活动,成为“跳弓节”。

红彝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歌舞形式婀娜多姿,妇女服装长袖露脐,主要节日是在旧历的三月择吉日举行“祈雨节”,祝愿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安康。

幸福的味道——那坡酒

以黑为美、以歌传情、以舞表意、以酒待客是黑衣壮人的传统,那坡黑衣壮人把酒当做日常饮用的解渴解乏饮料,好酒与好客连成一体,客人到家,第一件事便是捧上香醇米酒,喝酒当喝茶,打酒心暖,喝酒心开,一缸农家酒便可让主客相敬,一宿不眠。

幸福的味道——百色西贡蕉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百南乡的上隆村,曾经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那坡县农村委员会开展游击革命自卫反击的秘密基地,是最靠近中越边界的“死神”领地之一。因为没有突出的经济产业,仍是一个年户均收入还不足万元的贫困村庄。2011年,百南乡政府终决定大力发展西贡蕉示范种植基地。

西贡蕉原产越南,又称小米蕉、大芭蕉,粉蕉等,蕉果成熟透后皮簿清甜。 剥掉蕉皮,肉质呈白色,香甜可口,芬芳扑鼻,是适合各类人群食用的健康水果。

幸福的味道——上隆野蜂蜜

野蜂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够产蜜的蜂群在野外生产的蜂蜜,非人工养殖。 因非人工养殖,因此产量极低,味道却格外清香甜润。

鉴定方法:

野蜜看去不透明,一般是金黄色或黑色,

(1)含活性成份,摇动下有气泡,

(2)还有很多点点粒粒的花粉在瓶上,

(3)有天然百花香味,味道不是很甜带酸和有酒味(养蜜一定很甜),

(4)天然野蜜喝后不会生痰,

(5)100%保证放雪柜不会结冰(养蜜一定会结冰),

(6) 野蜜混合蛋黄会半生熟 野蜜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适合美容、药引、日常保健等。

(7) 野蜂蜜中混合着蜜蜡,成品有固体,也有半液体,呈不规则形状。一般产量很低,一年也出不了几万吨

(8) 广西热带地区常见,当地主要用圆形木桶养蜂。每当秋冬季节,为了提高蜜蜂存活率,会注射一定药物;而野生蜜蜂则完全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价值比较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