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油画

欧洲肖像画中的爱情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6人  琴棋书画APP

安东尼·凡·戴克 威廉二世和他的新娘玛丽公主 William II and his bride Mary Stuart 荷兰国家博物馆

西方艺术史上,对个体形象的展示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新王国时期,但那时的图像和肖像画还沾不上边。直到古罗马时期,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对于格林斯女子借助烛光照射的投影将她即将远行的爱人的形象描绘在墙上的故事,可被视为肖像画的起源。

古罗马时期

从古埃及到古罗马,肖像画的初始功能主要是为已过世的位尊者歌功颂德,后来出现了私人订单,肖像画的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其中一件出土于庞贝遗址,那是一幅描绘订购者和妻子肖像的壁画。我们今天的文章就从这幅画展开,列举一些艺术史上描绘夫妇肖像的作品。

· 佚名《特兰迪尤斯·内奥和他的妻子》公元前20-30世纪 壁画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这幅壁画出土于庞贝古城的一处民居遗址,当时被装饰在会客厅内一面凹陷设计的墙壁上。画中夫妇属于中产阶级。男人穿着罗马公民式样的宽外袍,握着手卷,表明他可能在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或文化活动,那位女士手中的笔和蜡片暗指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在经营一家面包店。

这大概是男主人用于庆祝婚礼和彰显社会地位订购的,从刻在屋外的一处铭文中了解到,当时这位男主人正在参加某项选举活动。

从《特兰迪尤斯·内奥和他的妻子》中可以发现,绘画者捕捉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通过对眼神的描绘来达到这种效果。

另外,在画面中加入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元素(手卷、蜡片),这些反映了古罗马时期肖像画在描绘和表现手法上,相较于早期希腊风格的程式化来说更加自由,更关注对人物精神气质的刻画,而不单单讲究“形似”。但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壁画相比,在人体结构、线条处理和立体效果的营造上还不够完善。

15世纪

· 扬·凡·艾克《阿诺尔菲尼夫妇》1434年 油画 @英国国家画廊

扬·凡·艾克这幅双人肖像的呈现场所是一间来自15世纪的家庭中的主卧。画中的男子左手牵着妻子,妻子右手手心向上,彼此似乎在表明要永远忠于对方。画面上方悬挂的吊灯上点着一支蜡烛,意为通向天堂的光明。

画的左下角放置了一双拖鞋,意指结婚,男子脚边的小狗表示忠诚,女子的白头巾象征贞洁,绿色的衣服代表生育,床上的红颜色象征性和谐。窗台上的橘子是西班牙产物,而在14世纪能在荷兰买到新鲜的西班牙橘子,也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富有。

画面中的人物中间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反射出整个房间的景物。镜框带有10个突出的朵状方形,每个方形内又放置一个小圆形,圆形内画了耶稣的故事画,图像细小到难以识别。所有这些象征物既有基督教的信仰,又有世俗的观念,扬·凡·艾克在此作了极为细致的描绘。

镜子细节

《阿诺尔菲尼夫妇像》不仅是新型油画深入表现的最早尝试,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风俗画和室内画最早的先例。画中展现了阿诺尔菲尼夫妇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通过肢体交流表现两人的亲密关系。

从所呈现的室内环境中,可以看到精细的写实描写和微妙的光影效果。当时,油画颜料和绘画技法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因此画作用色也变得非常大胆鲜明。

·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乌尔比诺公爵夫妇肖像》1465-1472年 蛋彩画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这幅画是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为乌尔比诺公爵和他的妻子巴蒂斯塔·斯福尔扎绘制的。这对夫妻以侧面半身像示人,表情庄重,体现出古老的婚俗仪式感,背景的风光在这里做了恰到好处的修饰。

值得注意的是,这幅肖像画选取的人像角度,既体现一贯的侧身像要求,也是对被画者个人隐私的保护。因为公爵在一场比赛中失去了右眼,折断了鼻梁骨,所以弗朗切斯卡尽可能详实的描绘他的左侧身姿,又按照当时的流行审美,给公爵夫人画上了高额头。

这幅肖像画对人物面部和装饰品的再现非常细致,我们甚至能看到公爵脸上长了四个明显的斑点,而公爵夫人珍珠项链的光泽也很显眼。除了展现这对权贵夫妇的形象,弗朗切斯卡还在背景中搭配呈现了精美的风景,可以看出公爵夫妇身后的风光来自同一块地域(乌尔比诺公爵属地),但又做了细节区分。

属于公爵的那部分有一处宽阔的水域,整体颜色较亮;公爵夫人则处在一大块阴影遮蔽的背景中。此外,除了展现画中人的尊贵地位和个人财富,画中并未传递宗教或精神上的象征意义,这种画面主旨表达的差异是该作与以往肖像画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

17世纪

· 彼得·保罗·鲁本斯《忍冬树下的鲁本斯和妻子伊莎贝拉》1609年 油画 @慕尼黑古代绘画陈列馆1609年,鲁本斯在哥哥的婚礼上遇到了名媛伊莎贝拉·布兰特,鲁本斯对这位18岁的少女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就结婚了。蜜月归来,鲁本斯画了这幅著名的双人肖像画,来纪念两人的结合。夫妇俩手挽着手,画面浪漫温馨。

伊莎贝拉面带微笑,端庄温柔,鲁本斯身体后仰,交叉的双腿非常自然、放松。在他们身后开着漂亮的忍冬花,衬托出一个欣欣向荣的花园,也暗指画家夫妇婚姻美满。他们在彼此的爱中分享信任和安全感。

从鲁本斯的作品中反映出,肖像画发展到这一时期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姿势和表情都比较自然,同时明暗色调的分化更加明显,亮部的轮廓线更清晰,暗部的线条趋向模糊,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自然风景在肖像画中的衬托作用。

· 弗兰斯·哈尔斯《花园里的结婚画像》1622年 油画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画面中,这对新婚夫妇用很惬意的姿势靠着树干,曲曲绕绕的常春藤,一部分爬上树干,一些停留在女人的脚边。

妻子手搭在丈夫肩膀上,他们看起来非常恩爱,常青藤在此是对两人婚姻持久的祝福。哈尔斯在前景中对资产阶级夫妇的衣着和姿态做了详细描绘。画面背景中的建筑是男主人伊萨克·马萨这位富有外交官的私人花园。

这幅哈尔斯唯一的双人肖像画同时具有风俗画不拘礼节的轻松气氛和肖像画力求逼真的特点。与15世纪扬·凡·艾克那幅新婚画像相比,更加注重人物的情感表达,在这一点上,也与上面那幅鲁本斯的双人画像一致。

18世纪

· 托马斯·庚斯博罗《罗伯特·安德鲁斯夫妇》1750年 油画 @伦敦国家美术馆这幅画是庚斯博罗的一件著名的双人肖像画,直到1960年一直是安德鲁斯家族的私人藏品。1927年,该作首次展出在伊普斯威奇的一场艺术展中,自那以后先后受邀参加英国国内展和国际展。1953年,在巴黎举办的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的展览中,这幅画曾作为英国艺术的代表作参展。

该作品融合了双人肖像和风景画的特点。安德鲁斯夫妇位于画面前景位置,打扮优雅入时。丈夫头戴英伦传统三角帽,胳膊下夹了支长枪,双腿随意的交叉站立。一旁的小猎犬仰头嗅着主人的黑裤子,可爱又忠诚。

夫人穿了身丝绸质地的水蓝色裙子,搭配肉粉色鞋子和乳黄色的宽檐帽,坐在树下的绿色铁皮长椅上。

从画面右侧丰收的金色麦田向后望去,可以看见羊群和幽暗的山谷,天空中攒聚着大朵大朵的云霞,一切景物拼凑成英国乡村的日暮风光。

在这幅画中,对风景的呈现已经与人物塑造地位趋同,风景在此交待了人物所处的环境,也使画中人物更加灵动。最大的特点在于整体上比较轻浅柔和的用色,以及模糊处理的轮廓线。

19世纪

· 约翰·辛格·萨金特《斯托克斯夫妇》1897年 油画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画家萨金特画中的这位夫人代表了19世纪90年代的“新女性”形象,她不像以往的女性那样端庄娴熟,眼神和体态中透露出勇为人先的气魄,隔着作品还能感受到她爽朗的性格。作为配角的斯托克斯先生站在夫人身后,被她的影子挡住,虽然身形挺拔,却完全被抢了风头。这幅画创作于妇女运动要求男女平等的时代,所以画面除了对婚姻的象征,还体现了时代风貌。

画中对双人像的描绘有了主次之分,体现出艺术实践的革新。画中女性的地位明显提升,不再附属于丈夫和家庭,而是作为独立个体表现时代精神,表情和肢体姿势的幅度更大,在服饰上也体现出了中性倾向。

20世纪

·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吻》1908年 油画 @奥地利丽城博物馆

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克里姆特的这件作品,创作于他艺术生涯的黄金时期,已经没有了以往肖像画保守传统的固定模式,金箔点缀的画面显示出惊人的现代感。画中这对相拥的夫妇,身体被包裹在一件具有当代新艺术风格的精致长袍中,辨不清的身形似乎已经融化在热情的吻中,只有女人优雅的四肢和脚趾被展现出来。

画中的这对夫妇,据说是克里姆特本人和他的伴侣。这幅充满爱意的作品足够打动人,以至于画中人的颜值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对比常规意义上的肖像画,这幅画已经抛弃了对立体感和“形似”的执着。精神表达和心理刻画成为画面主题,夸张的用色和肢体表达也在为情绪渲染服务,联想到弗朗切斯卡那件庄重的《乌尔比诺公爵夫妇肖像》,这种大胆程度可是前人无法想象的。

· 马克·夏加尔《生日》1915年 油画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众所周知,白俄罗斯籍犹太画家夏加尔和妻子贝拉的感情非常好,他的多幅作品都以他们俩的故事为原型展开。画面讲述的是贝拉为夏加尔过生日,一大早她就到郊外采摘鲜花,风尘仆仆的赶到夏加尔的画室。

画中,这位年轻的姑娘正要将鲜花插到花瓶里,我们的画家则献上了深情一吻。夏加尔的身体悬浮在半空中,好像在说明他已经醉心于美好的爱情。

从空间布局和透视效果来看,该作品体现出了几近抽象的画风。扭曲的人体不再依据解剖学原理,用色和情感才是创作的最终目的。

· 弗里达·卡罗《弗里达和迭戈·里维拉》1931年 油画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与丈夫迭戈·里维拉的结合被称作是“大象与鸽子的爱情”。这幅画创作于1931年,他们结婚不久后。画中的弗里达穿着嫩绿色的罗裙,搭配同色系的配饰,一条橘红色的披肩让她看上去迷人又娇小;身旁的里维拉一手拿着画笔、调色盘,另一只手牵着妻子。

画面采用夸张手法对比呈现了夫妇俩在体型上的差异,这种在人物塑造上的转变,表明20世纪以来肖像画在手法和表现上更自由、更创新。个性表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画面上方的弗里达的新婚誓词。在那只鸽子衔着的绶带上写着 :“如你所见,弗里达·卡罗将永远与她心爱的丈夫迭戈·里维拉比肩而立”。

从这些作为新婚纪念或者个性表达的双人画像中,不仅表现出各时期肖像画的不同特点,也体现了时代风貌。艺术家在创作中基于现实和情感的表达,他们的才华,通过日渐成熟的技法和用色得以施展。透过这些肖像画,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的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他们的家庭观、表达欲以及对美的追求,那些陌生的面孔越过时代和文化的阻隔,似乎也与我们产生了某种互动。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琴棋书画APP,如有争议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