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

2018-04-29  本文已影响17人  Rockie_h

怎样才能写好代码?
写->看书->写->重构->看书->写->重构->写...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写是基础,只有不断的大量的实际业务开发,积累到一定量才能有比较好的原始理解。但是,只写代码,而不去思考,不去看书,想要由量变引起质变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一定的机遇,比如,大师的点拨,或者自己的顿悟...因此,写,是基础,看书学习总结则是提升的发动机,要多看书,看好书,看好代码。
废话一堆,切入正题,最近团队代码上的问题,引起一些思考,简单梳理下,开发的四个层次:
1.整个系统的架构设计;
2.单个模块或微服务的设计实现;
3.类结构设计;
4.具体类或方法实现;
最上层,是系统的架构设计,这个关系到整个产品的定位,要实现的商业目标(给用户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价值),关系到一个组织或者开发部甚至一个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系统的架构师要从宏观角度出发,着眼于商业目标,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后续演进等大的方面,涉及底层架构选型(容器、协议栈、数据库、平台等)、技术方案选型(负载均衡、消息总线、存储、通信协议等)以及相关的技术讨论和验证。这个需要系统架构师、技术专家、产品经理、业务专家等合作达成。
当前,目前我也没到这个层次,只是经历了一些产品,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简单理解,不一定准确,当然,这是我们开发,走技术路线的目标。
第二个层次,是一个业务模块的设计开发。首先,模块应该是按业务划分,每个模块解决一个独立的业务场景,比如,wlan、vpn、安全策略等。其次,模块首先注重层次结构和接口的设计,接口既体现实际的业务诉求,也关系到整个模块或系统的架构约束,比如Restful或者RPC。模块结构层次设计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框架选择,比如osgi或者maven,spring等,结构重要的是解耦、内聚、清晰、可扩展性等。这个层次,也是目前主要涉及的;
第三个层次,是类结构设计,这个主要涉及到一些设计模式和原则的应用,比如,单一职责、控制反转、里式替换等原则以及单例、工厂、策略、桥接等模式。这个决定了模块的骨架,骨架的好坏直接决定的整个模块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骨架搭好了,即使细节烂一些,也还有弥补的可能;
最后一个层次,就是具体类或方法,甚至条件分支的实现,这个最主要的就是简洁、内聚。最基本的几点:
1)包结构、类和方法的命名,一定要清晰、体现语义和功能;
2)功能内聚,避免god class,单个类最好不要超过500行,单个方法不要超过30~50行;
3)逻辑层次统一,比如主方法只写主流程1 2 3,分支方法写分支流程1.1 1.2 1.3 2.1 2.2;
4)卫语句简洁,不要一个判断分支一大段,如果这样就抽取出去;
5)避免特性依恋、循环依赖等基本规则;
能做到这几点,一个类就不至于太乱。
上面几个层次,第四层是点,第三层是线,第二层是面,最上层就是整个空间。
目前,正奋斗在第二个层次,这个层次涉及的技术广度有限,深度则需要自己拓展,但是,对基本功的要求很深,只有在这个层次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再加上一定的机会,才有可能涉足第一个层次。再上面,就要看个人性格、情商、机遇和修养了。
能有个环境踏踏实实的做开发,其实是件很幸福的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