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成长励志想法

育儿之道

2019-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oOhappyOo

最近身边几个同事都在为教育小孩儿发愁,孩子慢慢长大了,不得不教育。教育小孩儿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往往通过批评的手段来控制孩子。比如有的父母经常说: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马上承认错误并道歉是让父母停止训斥的最好方法,虽然可能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虽然他们心里可能也很委屈。

这样的模式逐渐被内化,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孩子总是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长此以往,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字字斟酌后才敢说出口,生怕引起周围人的不满。有时候父母无缘无故或者因为特别小的事情跟小孩发火,就算不是孩子的错,他们也会忍不住先去道歉,道完歉后又后悔,感觉自己贱兮兮的。这样的小孩儿可就算他把自己变成一块橡皮泥一样任人捏扁搓圆,但真正的朋友却寥寥无几。看着小孩儿想的是只要拼命怪自己,那么别人看到我内疚的样子就不再忍心继续怪我。但是,他们也不再相信自己能做好什么事,只是等着别人来原谅他。

有研究报告称,那些将不幸归因到内部因素,而将好事归因到外部的因素的儿童,往往会容易有更多的抑郁体验。因为很多事情是无法通过自身力量改变,习惯性自责往往会演化为习惯性否定自己的价值和真实能力。就像一颗小树苗,成长的时候没有得到好好浇灌,一辈子都会营养不良。

育儿之道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小时候摔跤,总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哭,没有就爬起来;长大后,遇到不开心的事,也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就哭。小孩就是应该这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好奇了就去探索,喜欢就大胆去争取,不怕出错,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必小心翼翼讨好大人,伪装自己。父母就是孩子通向社会的演练场,如果在父母前面,孩子都畏首畏尾、谨小慎微,不敢出一丁点儿错,那在社会中,他们很难自信独立。蔡康永说:爸爸妈妈对小孩来讲最珍贵的是给他一个理想的环境,让他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要他变成的人。

希望父母们除了批评,也能多多鼓励,让自己的小孩会吃糖也会要糖,能独立战斗也有人依靠,会照顾他人也善待自己,能换位思考也坚持内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