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山夜话

邂逅雪窦岭红杉林

2020-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云起龙飞

雪窦岭,挺美的名字,不由得会想到连绵的山头与皑皑白雪。但其实"窦"是孔、山洞的意思。雪窦,那就是描述清泉从山洞中倾泻而下,颜色洁白如雪。

雪窦岭其实叫膝头岭,膝头岭的意思是岭很陡,台阶非常高,一脚蹬在台阶上,再向上的那个台阶竟在人的膝盖处,而绍兴人称膝盖为膝头,故当地山民称其谓膝头岭。

不知是谁有意无意地将其改成了谐音的雪窦岭。凡事,这名真的很重要,尽管"雪窦"一词,两字之间毫无关联而无甚意思,但毕竟好听,而且"雪"与"岭"充满着想象的空间,写意高妙。

从时令来说,已经是进入冬的节奏。但对于喜欢摄影的人来说,宁可把这个时段当作“晚秋”。于是,跟着时间的浪头,来到了雪窦岭,古道、古石、石屋、飞瀑、红杉林,雪窦岭就像一部暮秋画卷徐徐展开……

从雪窦岭山脚下的小村庄出发,这个宁静的小村庄名叫止步坑村。我猜想,大概在古道没被打通之前,人们行走至此,被山阻挡,望而却步,便称此地为止步坑了。

一株株古老的香榧树,散落在山的两边,使古道更显意深。古道并不算很高,沿石阶而上三公里左右,即到山顶。

一块块石板铺成的阶梯,踩上去有些凹凸不平,但坡度并不陡峭。绵延而上,一路山峰相叠,山石相迎,溪水悠悠,形成了山峦叠嶂、山石争奇、翠绿相映的山水自然景观,尢其是一路怪石,令人赞叹。

向上前行,走过一块巨大的龙门石之后,一路上尽是石头:石在溪中,石在溪旁,石在石上,石在路中;棋盘石,石如棋盘,父子石,石若父子,秤砣石,石如秤砣。

有怪石的地方就有溪流瀑布,就是这个冬季,窦雪岭也是瀑布潺潺,挂在石壁之上,颇为壮观。这几处飞流而下的瀑布,为自然壮观的石路石山增添了活力和韵味。

途中的树木灌丛、一溪一流都给这座山注入了生命,默默相伴,漫漫山路不至于孤单。朝向阳光的一侧,风景更是好看,暖暖的金黄色让冷冽的空气温和起来。

到达山顶后再往前几步,隐隐约约能看到一条白色的“桥”,将两坐山连在一起。本以为是深山峭壁中的绳索吊桥,走近了才发觉这是一处高耸着的堤坝。

沿坝而上,俯瞰水库,一碧如练的池水让人豁然开朗,坝上的清风爽洌,登山的累与乏、身上的汗津立马消散……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走过堤坝行不远,一整片水杉林豁然出现于眼前。雪窦岭最美的,莫过于山顶湖畔那一片霜染的水杉林。

这些水杉没有银杏的清丽,更也没有红枫的火热,它就那么安静地抚慰着秋的发梢,温暖着冬的心扉。就算风儿盛情邀请,树叶依旧在枝头优雅地穿起深红衣裙,把冬日的靓丽尽情挥洒。

那一片绯红色的水杉林,即使在水里,也傲然屹立,把根扎进泥土,把叶伸向蓝天,正直,向上,不卑不亢,以独特的姿态站成仰视的风景。

那红杉林,红得猝然,没有彩排,不待秋霜的陪伴;落的又是那么干脆,没有丝毫留恋,不忌天地不仁。

远处的高山还披着郁郁葱葱的绿色,而身旁的红杉林,红得灿烂,红得似火,仿佛要把天空染红才肯罢休。它们就像一对热恋的情人,一个热情奔放,一个娇羞柔媚,两两相望,一朝一夕,都是彼此眼里最美的风景。

棕红的笔直的树干上有几只深情的“眼睛”望着我。那是情人的眼晴,耳畔似乎呵起了缠绵的音乐,红杉林的一切被赋予了诗情画意。

走在林中栈道上,脚边碧波荡漾,红杉倒映湖面,可谓“一湖倒影一湖诗,半湖火焰半湖蓝”。这道迷幻的色彩与周边其他树木的绿、黄交相辉映,浓墨重彩,惊艳了大山时光。

一泓湛蓝的湖水静静流淌,鸭子悠然的觅食嬉戏,我置身这片醉人的红,红得让人如痴如醉。我缓缓行走在湖边,这片红弥漫我的全身。

初冬的阳光,不冷也不灼。不经意抬头,阳光倾泻在枝头,红色的枝丫间又多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伸出手,一束束光变得柔软,从指缝溜进来,多彩的交织,光与影的演绎,在这一刻登场。

火红的红杉林镌刻这一季的美好,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至。热烈,绚丽,浪漫,满眼,满怀的红让这个初冬也温暖起来,直达心底……

当我再度从醉景醒来时,一切都明白了,我既带不走一棵树,也不可喝干那一湖水。除了留下足迹,我不得不采取一种最为原始的,最为笨拙的办法,靠大脑记,深深地记住这样的景象,将这些美色、美景的美景硬记下来,将这般美景记录于我的镜头中。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是我觉得并非如此。回程时的我们就走的健步如飞,偶尔回头望去,绵延的石板路伸向大山深处,雪窦岭这座奇山的美,我们竟刚刚领略过。这种心情奇妙的难以言说,像是偷偷拥有了限量版的唱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