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教育

【读书】无声告白,悲剧的源头

2016-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顾空城

文 /顾空城

几次晚上都想写点东西,可是脑子里没有“储备”,做不了输出。无意中看到桌上摆着几本书,朋友买的堆在那里,几乎没有翻动过。

一时无聊默默翻动了起来,一本封面上四片标签似的书吸引了我,特别是书名下的一句点睛之笔的介绍,更是让我有了翻开它的想法。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1、

本书是由美籍华裔伍绮诗所作,历经六年写就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此书上架后饱受读者的赞誉。

历经六年的结果,确实有它的价值。在读它之前,我没有花时间去看他人对其的书评,纯粹是想给自己充充电,给自己储备点“知识干粮”。

书中围绕着“种族、性别、家庭、和个人道路方向"探索着,从一个不甘平凡,永远只能当个家庭主妇的玛丽琳的女儿的死开篇,讲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让人引发思考的问题。

2、

有些话我们说不出来,那怎么办,有人会代我们去说。

本书作者就是将一些我们说不出来的话,在书中展现出来。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记,然而现实却是更多人只能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但是每个人的存在,都有着独特的意义,他们也曾有过喜怒哀乐,也曾给身边的人带来过感动。平凡的人也希望被这个世界记住,被更多的人知道。

本书借种族歧视的题材,揭示出大多数人心底的恐惧、不被人群接受、不被他人理解、以及为何会如此。

本书开篇先描述故事的核心——莉迪亚死了,打乱时间的顺序,并且运用反复迂回的描述结构,内容链接着故事的核心,并最终找出了故事主人公莉迪亚的溺水之谜。跟随故事的不断推进,从核心的源头我们看到了很多,祖辈,父辈所夹带过来的各种人生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最后导致的这个悲剧的发生。

3、

人生来就会有各种标签,书中的父亲因为来自中国,从小就被打上外国人的标签,而在美国这个种族歧视较为严重的国家里, 自然会留下很多不开心的记忆。

而当他发现自己的妻子说女儿不是“白人的少女”。在他眼里一直与众不同的妻子,原来她也不能免俗,也跟其他人一样给人贴标签,这让一个从小对标签有心理阴影的他来说,很失望。

给一个事物贴上标签,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种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却是很容易将我们的视野给固定化,我们常常根据标签来判断一件事物的对或错,而往往忽略了它深层的本质。

然而很多时候,事情总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就可以彻底的定义。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呼唤理解、包容的社会里,标签就显得不那么合理了。要去除标签式的思维,我们要做的就是摒弃标签的固定意义,看事物的时候,要从事情的本质去思考用心去发现。

4、

当历史被追溯回来,一件件被淹没的事件展示出来,外祖母对女儿的影响,父亲母亲对女儿的期望,每个人的苦衷都一一倾诉,发现原来伤害我们最深的,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父母想用他们的思想、认知、方法去改造子女,让儿女成为父母想要其成为的人。

莉迪亚经历过母亲离家出走,心里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出现了身份危机,并且无法自拔,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味的在他人的眼光里煎熬的活着。

不仅是父母的期望,还有来自外界的压力,让她始终没有发现真正的自己,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或者忘记了属于自己生活。讽刺的是,当她找到真正的自己的时候,却出现意外不幸溺水而逝了。

很多东西我们看着是好意。可是有些事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承受。它可以让人生活的更好,但是也可能会让人压力倍增,当它成为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那将产生不可挽回的结果。

5、

书中的内容往往都是在写世事的无常,东方式的哲学,包涵人情的味道在其中。得到更多的父母的爱,被赋予厚望,而无法承受,失去了自我。似被遗忘,却坚挺成长的,反而有不一样的成就。

作者用生活中的偶然,和逻辑严谨的故事情节,将人生中很多偶然和误解,无情的一一剖析出来。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偶然性,和我们一直想当然的误解。

莉迪亚对父亲和助理在车上暧昧的误解,讽刺的在她死后成为了现实。哥哥内斯对小时候就讨厌的邻居杰克跟自己妹妹死有关的误解,而现实是杰克不仅不是造成他妹妹去世的人,反而还让莉迪亚找回自己,杰克喜欢的人还是哥哥内斯。被人遗忘的,却勇敢成长的小妹妹汉娜,她反而才是看的最清楚的人。可能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那么多诸如此类的我们往往不会相信的巧合吧。

似乎当我们看清楚这一点,我们能用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少一点我们的标签式思维,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一点吧。就如同詹姆斯一家,在经历着丧亲之痛,各自度过这段难熬的日子,用时间逐渐抹去历史留下的创伤,将这次的疼痛抚平一直以来的阴影,迎接更美好的时光。

6、

小结:

这个世界总有很多人喜欢强行用自己的思维去干扰他人的想法,让每个人都能认可他的想法,并以此为乐。可是这种人往往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反而会被人抛弃,不被人们接受和认同。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人生,你的看法我不反对,但是我也不接受。

他人不是证明自己的“工具”,自己才是。

END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到目录里找到我往期的文章

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