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第四章
凡所有相,皆是虑妄。住相就是住虑妄,若不住相,就是不为妄境所到,不为妄境所动,则就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本。“凡所有相,皆是虑妄”这是佛教的基础理论之一,佛祖如来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是不真实,只是世人通过自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视、听、嗅、味、触、脑)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认知的世界: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我们通过世俗的教育与社会影响,六根已污浊,所以不能认知真实的世界。
在当下的中国,教育市场化,教学商品化,教师经济化,孩子从小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已经不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在钱能解决一切事物,能买来一切的前提下,还谈什么“道德”。道、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是不同等级的思想与行为境界,也是中国传统的行为准则与伦理原则,但现在世人已经沦落到了这些准则与伦理之外,现在大家都是靠“术”来生活,有靠“骗术”的,有靠“千术”的,大多数人是靠“技术”生活。
佛祖如来用无中无边,无边无际般广大的福报来诱导我们不住相修行(布施)。如果以人为中心,自东看皆是西,自南看皆是北,自上看皆是下,自下看皆是上,东西南北,这些只是人定的方位名称,实则宇宙是无中无边的,就是六根圆通(圆通,圆满周遍,融通无碍),四虚无碍。如果我们摆脱自我为中心,那就是无中无边。佛祖如来已经认识到,世人过多的痛苦都发源于自我为中心的缘故,如果能抛弃自我,就没有痛苦的受体,何来痛苦之说。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有太多的自我中心与自以为是的作法,有太多:为什么别人要这么做?为什么老板要这样对我?为什么我这么不幸?为什么我付出了却得到的只是别人的背叛?为什么别人是富二代官二代我却还在这里苦苦打工?为什么领导不采纳我的建议?为什么我得到的奖金这么少?这么多的为什么,其中心就是自己和自己的思想,住了“我相”,怎么脱离苦海。如果你摆脱掉自己为中心和自己固有思维,那你就能不断的学习精进,无论是谋生的技能还是凡事“看开”的思想都将不断的提高,如何对待和看待生活中的痛苦,是一个人一生都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面对生活的苦痛是积极的,是乐观,他认为苦痛是人生彩虹出现前的风雨,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孙少平看来,别人眼里的痛苦正是自己的甜蜜,他没有将生活停留在“痛苦”上,没有自艾自怨、自暴自弃,而是继续前行艰苦奋斗,因为他看到了希望与甜蜜,他坚信劳动能改变命运,劳动能创造财富。痛苦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甜蜜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痛苦只是过程,是磨练我们的工具。这就是“妙行者,无能行,无所行,行无行行,虽行而不住于行也”的现实应用。推而广之,对于“赚钱”“考职称”“当官”“求学”“恋爱”等等生活中我们追求的事物,都不能为之而为之,不要把这些追求当成目的,如果你的行为与思想“住”在这些追求上,就会产生妄念,就不可能有你想要的结果。“赚钱”“考职称”“当官”“求学”都是事物的过程,不是结果,结果是通过这样的过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一些,不要那么多的欲望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