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生的花费
对于过去五六年疯狂简洁的生活方式,我想该告一段路了。或者说在我过去的40年生命里,不管我是刚毕业时的月薪两千元,还是2021年的月薪7万元,我始终在内心告诫自己,要时刻保持克制,对于物质上的享受要尽量做到推迟幸福感,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种相对朴素的生活方式已经镶刻进了我前半生的岁月,就如同湿润树坑偶尔长出的苔藓。不过,当我走到人生的中间点站时,我认为自己应该更随意一点,因为我有这么资本。
假如我的生命将在80岁终止,那么这就意味着我还有480个月的生命时间,按照每月花去1万元计算,这道数学题很简单,我需要480万。在目前看来,我能掌控的资产净值远远超越这个数字。粗略的算了下,自己可以变现近1500万的现金流。
但这只是假设,因为就自己的婚姻状况,父母是不希望我那成天只会摆脸色的女人分到哪怕一分钱的。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但我认为这种老话有时特别毁人,因为它忽略的说这句话所处的情景,如果你从第一天开始,这段婚姻就是以欺骗和不信任为基础的话,在过程中又经历的百般煎熬和挣扎,那就一定不会把这句话太当回事儿了,因为毕竟双方不分开,就仅仅是因为孩子了。
回到钱的问题上,目前我手里的现金流只有120多万,如果按每月1万元的花费计算,那么这样整好可以坚持十年。也就是在孩子满十八岁的时候,这笔钱还剩下10万多元了。那个时候因为孩子以成人,对于主动解除婚约就不再有什么桎梏了。
每月1万元的消费预算对于以前的我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宽裕了,因为我粗略计算的话,过去几年,我个人包括孩子的开支,每月大概三四千元。这就意味着我的生活预算在对比以前要多出一半多,而且不用再考虑买什么大件商品了。
未来比较大的开支应该是父母住的那套房的装修,预算在20至30万。同时在不远的几年,要换掉父亲后来买的那台小SUV车,换车的预算我初定为30万。以前年轻时会非常追求面子,我想如果我把那股稚气带入中年,那今天买车的预算规划在100万左右,但现在越来越明白,生活是过给自己的,没必要为了面子而疲于奔命。买一台100万的车,就意味着在未来的15年需要花100万去进行保养、加油、保险等等各种开支,对于后半生打算在事情上做减法的我来说,这种开销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提高生活预算,并不意味着在不需要的地方乱花钱,而是应该找寻自己真正需要的地方多去投入预算。
所有这些其实还忽悠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我手上的这些钱还可以创造收益,而年化收益路决定了在孩子18岁后,我还能剩下多少。对于此我个人是比较有自信的,因为经历了前半生的风雨,投资其实就是心性的磨炼,获得高于社会普通大众投资者的平均收益率的回报,这点我是乐观的。
但话并不能说满,所以我只按照基本国债的收益率计算的话,相当于目前手里的现金可以帮助我抵消掉1-2万的开销,当然这也是粗略算下来,那么在十年后,就可以手里多出十几万的预算。差不多50岁时,手里大概率会剩下20万元钱。那这时候就要考虑买某一套房,因为那时候我需要再进行一次消费预算的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