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读书精品文苑读书

《灿烂千阳》I生存固然艰难,但活着才会有明天

2017-12-20  本文已影响34人  夏米乐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喀布尔》作者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依伯)

作者胡赛尼,美籍阿富汗作家,职业医生

如果你没看过这本书,至少听说过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我们都曾被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而感动到心痛。

这本书同样是胡赛尼的,就个人感受而言,这本书比《追风筝的人》的冲击力会更强烈。关于阿富汗的战争、关于女性命运、关于当下与未来生活,会给予你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反省。

是什么样的国度和生活才需要一千个太阳去照亮?

1.时间长河里,无法安生的阿富汗人民

小说的时间跨度从主要是从私生女玛丽雅姆15岁(1974年)开始至2003年新政权建立莱拉开始新生活收尾。

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富汗这个国家在新闻里被报道最多的就是政权的不稳定性,图片画面里的民众都是水生火热的状态,所以内心深处觉得阿富汗必定是个不安全的国家,千万别去。

在小说的时间背景里,阿富汗先后经历1978年的民主党政变改名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1989年苏联军撤离阿富汗内战、1992年成立阿富汗伊斯兰国、1996年“塔利班”登台、2001年美国干涉推翻塔利班。阿富汗人民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战争,不在恐惧中度过。

胡赛尼将叙事的视角放在鞋匠拉希德这一家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上,以小见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家子的生活,从玛丽雅姆结婚时的生活富足,到莱拉家破人亡恋人出走嫁近家门时的勉强度日,继而落魄到需要将孩子送走以求不饿死,潜移默化地提醒着我们,战争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战乱让钱不值钱,让坏人谋取私利,让情感无所寄托,让生存异常艰难,让生命不堪一击。总之,苦的是被战乱改变生活、命运的受压迫普通民众。逃离故土的背井离乡,坚守国土的寸步难行,活着之艰辛,又何谈幸福?

2.两条相交的射线——玛丽雅姆与莱拉

玛丽雅姆和莱拉,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皆因战乱,两人暂时相交,两女共侍一夫,经历敌对、示好、共存、惺惺相惜,俨然好姐妹、俩母女,最后玛丽雅姆毫不犹豫地将活着的希望留给了莱拉。

玛丽雅姆是“哈拉米”(私生女),从小被母亲耳濡目染无法幸福的理念,甚至教导她学会“忍耐”。她渴望多一点的父爱,却只能与母亲离群索居,翘首以盼父亲的到访。15岁时,她私自跑去父亲家,结果是母亲上吊,父亲闭门不见,自己被嫁人。嫁给拉希德之初,她感受到温暖,转瞬即逝。随着滑胎流产,她渐渐被嫌弃、被家暴,她忍气吞声度日。

莱拉自小生活在优渥的家庭,接受高等教育,父母恩爱和谐,母亲爱打扮不受布卡束缚(拉希德眼里的异类),苏联军撤离内战之中恋人随父母迁居他乡,准备搬离故土之际父母被战乱炸死,被拉希德欺骗怀着身孕嫁给拉希德,重复着玛丽雅姆的不幸。

嫁给拉希德,让她们的命运重叠,由最初的敌对,到一起忍受家暴,一起谋划出逃,一起杀死丈夫,惺惺相惜。他们似姐妹,似母女。最后玛丽雅姆终于在拉希德想要杀死莱拉时,愤而反抗错手杀死拉希德。玛丽雅姆,勇敢承担责任,微笑赴死。莱拉则带着玛丽雅姆的心愿,与恋人一起,积极热情的投入到复兴建设中。

3.男性霸权下的女性反抗意识

玛丽雅姆从出身起就注定活得不起眼,母亲教她顺从命运,父亲视她为小透明。她渴望过亲情,所以15岁生日时任性而为,抗争命运,结果是惨痛的。由于失去相依为命的母亲,在父亲的默许下被夫人们随便嫁掉,于是她顺从了。

她也渴望爱情,她以为拉希德对她好。实际上,这种好是占有,是束缚。穿上布卡,不得见客。在她多次流产后无法再孕后,拉希德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权就肆意而为,玛丽雅姆一直忍受,从未想过反抗。甚至于莱拉的到来,她愚蠢地将仇恨引到莱拉身上,认为莱拉霸占了她丈夫,以后也会霸占她的家。

莱拉父母思想开明,接受过教育,自我意识一直很强烈。特立独行自己选择恋人,为了孩子委身拉希德也不过是在乱世的权宜之计。她反抗拉希德的暴行,同情玛丽雅姆,私下偷钱筹谋带着玛丽雅姆出逃。

只是在当时的社会是男性专权,女性必须顺从其夫其父,出逃被抓依然会被送回夫家。也正是这种社会体制助长了拉希德的暴行,他占有她们却也蔑视她们,把她们当做附属品,女性在他心里根本没地位。塔利班的统治,更是加剧了集权和强权,限制女性外出,必须穿戴布卡,禁止女性上学。所有民众无条件服从强权,所有女性无一地位可言,命运亦如蝼蚁。

莱拉与玛丽雅姆的惺惺相惜,让玛丽雅姆感受到了真正的关爱。她内心饥渴很久的爱,加上莱拉长期的动员,玛丽雅姆的反抗意识也渐渐苏醒。他们深知,在这个家的一天,要不被打死,就得逃离。只有逃离,生活才会好。而且,她有了莱拉和孩子的依赖,让她找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她愿意与莱拉一同畅想新的生活。

在杀死拉希德时,一直以来软弱可欺、逆来顺受的玛丽雅姆,镇定自若,不惊慌亦不后悔,简直判若两人。甚至用自己一人的牺牲换取莱拉下辈子的幸福。

4.结语

这本书早就看完了,心中却久未放下。有人说它会让你不经意间想到余华的《活着》。的确,欲哭无泪,有痛不知如何诉。福贵的家人,一个个,相继惨死,背负了生活那么多的痛,也有一人一牛的自得其乐。生活予以我苦难,我当报之以歌。

国不国,家不家。玛丽雅姆死了,莱拉连着她的那份,活出了两个人对新生活的美好寄托。生存固然艰难,但活着才会有明天。

好书会让你自主地去思索,面对他们这些受尽命运磨难的人,自己又有何颜面悲天悯人、哀叹上天不公。庆幸的是自己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里,有人嘘寒问暖,其他皆浮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