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学习简友广场

读《活得明白》有感

2022-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摆舟

《活得明白》,是我继《父亲》、《母亲》之后读的第三本梁晓声的书。怎么说呢?读这本书,没有我读前两本书那样酣畅,究其原因,我想有两点吧。一是这本书更多地是关于作者地思考,而问题一旦上升到思考层次,那么书读起来也不那么顺畅了。二是作者所记录之事,多是他那个时代发生的事,这对于我这个没有经历过那些事的90后来说,理解起来或许是稍有难度的。

闲话少说,回到《活得明白》这本书的内容上来。是啊,活得明白,谁真的能够活得明白呢?我想,作者从自己众多的文字中选出了这本《活得明白》,也是试图努力使自己活得明白吧。

《活得明白》从组成结构上来说,分成了四部分。一是美得刚好,二是何以善良,三是生死疲劳,四是浮世远观。

一、美得刚好

美得刚好,对于这个命名,我起初是有疑问的,因为这部分的内容里,主要写的是与作者有关的那些事情,诸如写作、文学、唐诗宋词、读书、电影等等。是啊,这到底美在哪里?一个人将他的经历或想法写出来就美了吗?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作者这样安排必有深意,只怪我捉摸不透他的心思了,但是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写作、文学、唐诗宋词和读书等等这些事情,都在一定的时期内给作者带来了心灵上的满足或者触动,所以在作者看来,它们是美的,它们美得刚好。

而如果跳出书籍之外呢?我们每个人其实不都有让自己内心欢喜的人或事吗?它们于我们而言,不是也美得刚好吗?当然,以上观点或许也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

二、何以善良

何以善良,这个主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那就是善良。在这部分里面,我深深地喜欢着一些人。

我喜欢《丢失的香柚》里的那个大姐,她自己虽然身处‘黑wu类’的困境,却还愿意掏出自己仅剩的五元钱帮助“我”回家。

我喜欢《王妈妈印象》里的王妈妈,她本可以随着儿子一起享清福,但是她却惦记着老家那不到一亩的茶秧,只是读完文章后我觉得,她真正惦记的或许是那些贫穷的人家,否则她也不会时常给他们送钱。

我喜欢《清名》里的那个徐阿婆,她即使八十三岁了,而且罹患癌症,可是仍然坚持去采茶,只为还清那笔钱。那笔钱是一副县长认养她之后支助给她的,可是副县长最后犯了事被判了刑。徐阿婆知道后,感到自己的名誉也收到了玷污,于是大病了一场。病好之后,她就去采茶了,即使众人劝住她也不为所动,只为还清那笔钱。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是啊,我想,这个世界上正是因为有像她们那样善良的人儿,我的心灵才得以滋养,我们的世界才更加美好吧。

三、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这部分写的是什么?我只能说我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所以,对于这部分,我只能凭感觉胡诌了。

于我而言,这一部分其实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为生活所奔波时,不要忘记了思考,否则我们永远会被困在生活的牢笼中而无法脱身,那样就真正是因为生活而生死疲劳了。相反的,在为生活奔波的路上学会思考的话,不说我们立刻能跳出生活加诸于我们的生死疲劳,但是至少可能会在那某一个瞬间,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继而怀着更加积极的心态去生活。

四、浮世远观

浮世远观这一部分,主要是作者论述一些话题,诸如贵贱、贫富、民主、权利、税和大学等等。其中,有很多观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比如《贵贱论》中说:权贵相对于贫“贱”应贵在责任和使命。富贵相对于贫“贱”应贵在同情和仁爱。用现在通俗的话说,当官的对穷人要有一种责任和使命,有钱的对穷人要有同情和仁爱。

又如《贫富论》中说:我承认财富可以使人生变得舒服,但绝不认为财富可以使人生变得优良。的确,富贵不等于高贵,贫贱不等于卑贱,但是贫贱绝不妨碍一个人做一个高贵的人。

在《论大学》中,作者用两句话道破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一是大学最是一个重视稳定的价值取向的地方。二是大学似乎同时也应该是固守人文理念的地方。我想,若是仔细追究一些大学生悲剧背后的原因,估计都会死在这两条规律里面吧。

而关于权利,作者用到了“权利的美学”一词,我感觉这个词给了我很大启发,那就是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我们运用得当,能让人感觉到内心的温暖,那么它们都是具有美学价值的。比如我们避之不及的垃圾,三毛可是会时常光顾它们的,我想要是三毛听说过“权利的美学”一词,她会不会有模有样地模仿着说“垃圾的美学”呢?

乱七八糟说了一大堆,可是到底什么是活得明白呢?我想,还是借用《活得明白》封面上的一句话:活得明白,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将我们眼前的生活过好,或许就是我们最大的明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