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迟来的告别,没有来不及的迎接
每当一年过去,总觉得该说点什么,不然时过境迁,怕回忆对过往有所缺失。
回看2015,首先想起的竟然是当我还小在上海,站在密集的人群中,远处礼花升起,我才知道,千禧年来临,感觉自己告别一个非常重大的东西,整个90年代,但具体要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一点头绪都没有。
现在再想起来,才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是根本无法准备好告别这件事的,能做的只有认真地去迎接那些滚滚而来。
并且长越大才越觉得,无声才是成人应有的告别方式。
因为能大大咧咧地挥着手说再见的年岁里,还没有所谓的深情与不舍,无奈与遗憾。
每个人来到世上时,生活给我们的第一堂课其实是温柔的,那堂课叫作“得到”,得到生命,父母,爱,空气…在此间我们开始学习去拥有;可世间唯一恒定不变的就是变化,接着迎来了第二堂课,叫作“失去”。
有失去,就有了告别。
我这辈子所见过最沉默的告别,是成年以后,爸爸和我回到家乡,一路指引我开车到了某村口,指着村口立着的牌坊,说那是我们修的,上面还打着你爷爷的名字。
然后车停路旁,他一直沉默地看着村子的方向,没有再说过一句话。
离去的时候,我忍不住时不时地抬头看着后视镜,心想:原来这就是我的家乡啊。
此后好几年,我明白了这既是近乡情怯,也是一种沉默的告别。
而且还明白了,原来沉默的告别有时候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告白。因为不曾付出,不曾纠葛,就不会有告别。像从未拿起,谈何放下一样。
不变的是怀揣的深情,只是早已言无可及。
你不知道我走了多远的路,我也无从得知在告别的岁月里,你经历了哪些。
我虽然曾为你在缘聚缘散里魂牵梦萦,可再站到你面前,我却只剩下了静静看着你的心境。
大概就是这样吧。
所以后来,生活给了我们第三堂课,接受。
我们生来总是难免得到一些,又不可避免地失去一些,来去之间,终于学会了接受,视此为常态,然后不放下那颗依然期待惊喜的心,才能更好地生活。
回到2000年来临的那个夜晚,我还是个儿童,站在人群里,礼花升上天际,五光十色,映照在黄浦江畔。
妈妈转过头来:新年快乐,千禧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你要快快长大,健健康康。
然后我开心地笑了。
从那年至今,我依然没学会如何提前预知告别,所以更难学会准备好告别。
但不管怎么样,崭新的日子和时间在你面前避无可避地滚滚而来时,你必须收拾收拾,擦亮眼睛,因为你不知道里面还藏着多少喜怒哀乐等着你去精挑细选。
接着生活给你上了第四堂课,只有迟来的告别,没有来不及的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