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敦煌的女儿
我是敦煌的女儿
---《我心归处是敦煌》读后感
“我只要一息尚存,我还应该为敦煌事业做出一份努力。”她就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出生在上海,就读于北京大学,自1963年来到了这片沙漠,就成为了千年莫高窟的守护人,从未改变。
《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是由莫高窟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口述,北大学者顾春芳整理编著而成的传记。当被问为什么要编写自传时,樊锦诗回答:“我不想给自己编写传记,但周围的人总是劝我,应该把敦煌的历史传承下去,所以这不是一本个人传记,这是为保护敦煌做出努力的所有人的传记,里面不仅包含着这段时期敦煌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也有早期在更艰苦的环境下前一辈人的坚守,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把敦煌壁画的原貌保存下来。”
我是带着疑问去读这本书的,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女性读者,很难想像北大毕业的佼佼者,是什么力量驱使她甘愿在大漠中奉献一生?是什么支撑着她与丈夫、孩子异地生活19年?
事业与家庭的两难决择。
樊锦诗的丈夫也是毕业于北大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在武汉大学任教,虽然身在武汉,但心却在大漠,因为那里有他爱的人,为了表达自己忠诚的爱意,他不远千里来到敦煌与心爱的人见面,当时的樊锦诗正年轻,也向往着城市的优越环境,更何况自己多病的身体,在艰苦的环境中显得愈发单薄,她犹郁再三、无法决择时,不由自主的走进了洞窟,看到安静从容的佛像,还有散发着艺术气息的彩色壁画,内心感到无比的沉静,她不能离开这里,她要守护着千年的历史,拨开历史的沙尘,让更多的后人,了解它们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这或许就是她的使命吧!下定决心后,她随丈夫回到武汉举办完简单的婚礼仪式后,又匆匆赶回了莫高窟,从此开始了19年的异地生活。
保护敦煌文化是她的历史使命
她离不开这片沙漠,更离不开有着千年历史沉淀的敦煌文化,这里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关键点地,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出艺术的火花,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历经七个朝代的兴起与衰落,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在晚清时,西方探险家以不公正的手段骗取了大量藏经洞文物,绝大部分不幸流失,在这种背景下,莫高窟文化研究所应运而生,担当起保护莫高窟文化的历史重任,樊锦诗于1963年进入了研究所,她无意中成为了文化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员,肩负起了保护莫高窟文化的重任,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第三任研究院院长,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敦煌文化的保护工作中。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明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2019年度人物”栏目写给樊锦诗的颁奖词,一个普通的人因对历史文化的虔诚,用瘦弱的身体在沙漠中坚守半生,抛却繁华,用精神守住寂寞,用内心的热爱呼应着历史的使命,将个人融入到历史文化中,那飞天的形象又何尝不是为她而创造的呢!女人的美,即有外在的干练,也有内心的柔软,那飘逸的裙带,那高高举起的琵琶,在空中奏响美妙的音符,将敦煌的历史文化,弹入每个人的心里。
读完全书,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渊源流长,更让我们看到在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默默付出,绘出了历史长卷中最动人的色彩,是她、是他、是她们用双手在静默的洞窟里临摹彩色的线条,惊艳了世人;是她们把心中热爱撒在寂寞的荒沙里,延续着历史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