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谈语文教学——为了不让孩子含着泪水睡觉
三谈语文教学方法——以《为了不让孩子含着泪水睡觉》为例谈语文教学方法
题目:为了不让孩子含着泪水睡觉
有一句话叫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一句话,“不让孩子步(入)我(家长)的后尘”,更有一句话,“为了孩子,我要先下地狱……”
站在家长的角度,大家会有目共睹。
父母的殷殷之意,舔犊之情真是溢于言表——其情可堪可表。
接下来的是,父母的实“爱”行动:
孩子出生:请天价月嫂,给孩子吃天价奶粉,用天价日用品……万一身体不适则吃行业中最贵的药品……总之,把孩子交给“价钱最贵”。
孩子上学成了学生:选天价学校,请天价家教,学天价技术,做天价事情,成天价人才——或许是天价人才……总之,把自己的孩子社会的学生交给“天价未来”。
孩子成人:寻“孩子的意中人”——高价钱高关注;寻适合孩子的职业——高价钱高回报;寻孩子一世幸福之路……总之,把自己的孩子-国家的建设者-社会的人才交给“父母自己那模糊未然的认知”。
孩子老朽:寻孩子的幸福归宿——倾命而给倾命以陪;倾家荡产来送倾家荡产掠取他人财务而托付遗产所用价值……渐渐就将自己的一切变成了絮絮叨叨的零言碎语,变成了语言文字-录音-视频……
站在孩子的视角——孩子所思所想(预设)。
听说,有一句话叫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想,“爸爸和妈妈都说我是孩子,所以,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怎样才能不输在起跑线上呢?起跑线是什么?爸爸和妈妈又说了,听爸爸妈妈的话就可以了,嗯,就是这样的,我只要听了爸爸和妈妈的话,就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了。”
听说,还有一句话,“不让孩子步(入)我(家长)的后尘”。
听了这句话,我有点茫然。
“爸爸、妈妈的话,按照爸爸、妈妈的旨意做事情,有的时候他们夸奖我、指导我……即使做不好的时候他们也会鼓励我努力去做,争取做到他们认为的很好的程度,可是,有的时候,真的很难达到他们的要求……看到他们暴跳如雷又疲惫不堪的样子,我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是好。尤其是爸爸、妈妈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更是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最让我不理解的是‘怎样做才能不要步入他们的后尘’,我想肯定就是要好好地听爸爸、妈妈的话吧?”
听说,更有一句话,“为了孩子,我(父母)要先下地狱……”
我想——“多么可怕呀,地狱,那是多么可怕的地方呀。可是,他们为了我怎么可以下地狱呢?还有更为厉害的说法,叫作‘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他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我必须要快快地长大,坚决不能让爸爸妈妈下地狱,那么好的爸爸和妈妈,绝对不能下地狱。”
站在孩子的角度,听到孩子们的心音,或许已经成为了人父人母的人们,你们会有怎样的思索呢?不论你思索的结果是什么,我们从孩子的所思所想中是不是已经感觉到了“差异”二字的能量呢?
孩子的赤子之心、萌纯之爱,初真之情确确实实是漫撒父母心间——其意天地可鉴、苍天可证。
接下来人们定能体会到孩子们的“挚爱”之情,当然,孩子的“爱”也会有他们的表现形式。随手摘出几个孩子对父母的实“爱”行动:
据爸爸妈妈说我出生的时候:是爸爸妈妈他们花了很多很多的钱请了一个阿姨,那是天价,天是什么价我不知道,大人们叫那个人是“月嫂”,负责我和妈妈的生活起居,那时候或许妈妈和我一样大吧?为了我能够健康成长,爸爸妈妈也要花很多很多的钱,给我买奶粉吃,不敢给我买便宜的奶粉,怕我不能健康成长。爸爸妈妈说,为了给我挣奶粉钱,他们可辛苦啦,当然,为了我的成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很辛苦……所以吃的“天价奶粉”是爸爸妈妈的汗水。还包括用了很多的“天价日用品”……更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则要吃“天价的药品……”总之,我是当时“价钱最贵”的优品——说了这么多,明白了爸爸妈妈所说的“不让我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我似乎知道了爸爸妈妈真的是不容易——我一定要爱爸爸和妈妈,等我长大后一定要好好的爱他们,也要给他们“天价的食物、天价的……”
现在我上学了,成了学生:知道父母已经给我选了最好的学校——他们说这样的学校是“天价学校”,“天价学校”里的孩子们都是天价的至尊宝贝——如我,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要想更为优秀,我想,我要让自己更为突出、更为出色,这样才能不愧于爸爸妈妈的付出。这样的心情、想法跟爸爸妈妈沟通之后,结果他们给我请了“天价家教”,我想,我这样就学到了“天价技术”,成了“天才”,将来我想,我一定能够做“天价事情”,那样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天价人才”——也为父母的付出做出了一个应答,或者是一个回馈。我还想,或许是“天价人才”之后,爸爸妈妈的付出就会出现一个满意结果吧?总之,“天价”的自己将来一定要挣回一个“天价未来”,我会努力的,加油!
我已经成人:找寻“成为天价人才”的路径中,实践“成为天价人才”的过程中,我关注的“天价”与“人才”原来是两个领域的概念……渐渐地,我迷茫了,我已经长大,可是我仍然是爸爸妈妈眼里的“孩子”,他们在意识到我长大了基础上,将注意力从我的身上转移到了“我的意中人”那里,同样是——高价钱高关注,更为离谱的是,用他们的“数学能力”计算着“我与我的那个她”之间的“匹配值”;转移到了“适合我的职业”——他们之前的那些期望需要随时兑现——高价钱应该有高回报;转移到了“找寻我的一世幸福之路上”……总之,把“我-国家的建设者-社会的人才——天价人才”交给“他们自己那清晰的未来意识,模糊的未然的认知上,他们意识里的幸福中”。
我是否应该崩溃?如果我崩溃的话,那就是天才——“添加人才”的崩溃!
需要我思考的是什么呢?站在爸爸妈妈的视角我的生态应该是怎样的呢?站在自己的角度我的角色又是怎样的处境?站在我已经是自己孩子的爸爸(妈妈)的视角的角色又该是怎样的状态?如果用理性的科学的标准来展现自己的各种行为范式,那会是形成“什么样的社会规则下的样态”呢?那样的话,自己就成了一个“社会规则下的机器人”吧?如果用感性的主观的体验来展现自己的各样行为体例,那又会是形成“什么样的生存规则下的样态”呢?那样的话,自己就会成了一个“生存规则下的情意感知人”吧?假如,再用“机器人+情意感知人”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人生的话,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呀?
……思考纷纭,莫衷一是,怎样的角色才是我心安的角色?怎样的作为才是我被社会认可的“负责任”的作为?是单纯地从理性视角理解,还是单纯地从感性视角理解?是从社会视角理解,还是从自然视角理解?
迷茫中,生活继续,光阴随行,事件相伴,我以多面人生的状态调侃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我匆匆忙忙地活着……
孩子老朽:渐渐地,(我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貌似自己的曾经了,那种状况是自己的曾经啊,那时那样的状态,自己的状态是……我一定要把当时的经验告诉他们,一定不要他们……一定……可是,现在的环境变了呀,我该怎样应对?我该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不要重蹈我的覆辙?……我必须要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拼一把,为了孩子的幸福,继续开疆辟土、继续寻孩子的幸福归宿——倾命而给、倾命以陪;倾家荡产来送倾家荡产掠取他人财务而托付遗产所有价值。慢慢地发现,在孩子也在渐渐地长大、变老的时间里,孩子也在承继着自己的曾经……
“渐渐、渐渐地”就将自己的一切变成了絮絮叨叨的零言碎语,变成了语言文字-录音-视频……
我是曾经的孩子,爸爸妈妈已经渐行渐远,那渐行渐远的音容笑貌、那似有而无的言谈举止、那捉摸不定的事件、情怀渐渐地都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