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启发式诠释启发式教学
12.28上午
主讲:白智宏教授
幽默风趣的教态,缜密严谨的思维,思路清晰的解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节课下来,成功吸粉。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白教授用“白氏三步九法”有效教学法给出了答案:设问,直接提问——呈现事例——给出任务。引导,方法指导——分解——关联提示。归结,归要点——理关系——专业化。
白教授没有直接给予我们答案或结论,而是在课堂上引导教师一步一步去追寻问题的答案,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去探索启发式的教学步骤。现场示范启发式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老师自己去体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的领悟启发式教学的真谛。
1.课堂问题要有层进和梯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的问题提的太大或者太空,学生无法回答,或是启而不发,不知所云。很多时候不是学生答不出来,而是我们问题的方式不够准确,没有层进性。老师的问题要形成一个问题链,由小问题层层推进,逐个逐步地提问,也就是要给孩子打好问题的梯度。从问题开始,贯穿全程,围绕问题来讨论、解答、分析问题,这就是问题式学习。
2.教师引导要注重分解和关联。
课堂上也常出现启而不发,发而发错的现象,归其原因还是因为老师的引导不够到位。教师的引导有一般思维方法、特殊思维方法和知识上位关系提示。引导要化大为小,化繁为简,搭台阶,化解难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架。教学问题空间越大,难度就会越大,就更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化解问题,化繁为简,用小步子教学来逐步解决问题。
3.总结归纳要专业和规范。
启发引导,最终要形成结论,形成体系。因而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和表达,引领学生自己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总结出比较规范、准确、科学化的结论。
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观念。愤者,心求道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知其貌也。学生有了疑惑,有了求知欲,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动力,这是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才会有效。
所以,教师要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分解,归纳总结,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本质,而不是直接传授,这就是启发式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放慢脚步,多一些倾听和引导,少一些直接传授,真正的在启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